三国之关平当老大_作者:三七开(299)

2020-12-28 三七开

就像任命的一样,命周雄,李飞为左右司马,周雄将亲兵,李飞统筹全营,马谡为参军。

在下达这个任命的时候,关平是说让周雄,李飞前往九县募兵,但其实打定主意是吞并了申家兄弟之后,取其兵马。

申家兄弟也不是夏侯惇,能得人死力。再剔除掉军官,以及申家的人之后,关平是可以放心使用的。

这是第二件事情。

第三件事情,便是关平哭之了。关平下令将申耽,申仪兄弟厚葬,申耽以诸侯之礼下葬,申仪以将军之礼下葬。

因为申耽身上有朝廷认证颁发的列侯爵位,叫员乡侯。

在西汉的时候列侯爵位很值钱,传到东汉就不值钱了,就像是纸币一样,增发太多就不值钱了。

东汉的侯爷真的很多,多如牛毛。

尤其是黄巾之乱后,许多割据的贼寇都被封侯,比如说申耽就是员乡侯,所以侯爷真不值钱。

在厚葬了这对兄弟之后,关平用了少牢之礼祭祀,并且临丧哭泣,来了一把真正的猫哭耗子假慈悲。

当然是政治作秀。

这是要告诉所有人,申家兄弟不是我杀的,而是粗暴好杀的甘宁杀的。

关平还当众表示,会善待申家兄弟的遗孤,不予诛杀。并当众斥责了一番甘宁,让甘宁很是“羞愧”。

话刚说完,关平就开始动刀子了。

关平就对申家开始动手,他先收取了申家在上庸三县的所有土地,田宅,以及大部分的奴婢,允许申家的人保留财物,一点点奴婢。

然后将申家的族人分做两个部分,一部分迁徙往房陵居住,这部分是与申耽兄弟关系较远的族人。

另一部分则是申耽兄弟关系很近的族人,比如说申定,当然还有申耽兄弟的家眷遗孤,则送往了新野居住。

无事不得出新野。

就是软禁与监视,若是这帮人不动则好,若是动一动,关平的刀子就会落下。

至于剥夺田宅与奴婢,一来是为了削弱申家的财力根基,二来是收回奴婢僮客,扩充房陵的人口。

简单的说就是打土豪。

关平一直都知道申氏一族很强盛,僮客奴婢无数,但是等打了土豪之后才吓了一跳。

申氏一族加起来奴婢僮客的人口数量竟然足有七八千人,这还不算关平允许他们保留的少数奴婢。

加起来恐怕足有将近一万人了。

而整个房陵郡的人口也不过是十五万八千多人而已。

随着这批奴婢的释放,房陵的人口数量一下子突破到了十六万六千人左右了。

可惜啊,整个房陵郡也就只有申家才有这么大的势力,其余都是小土豪而已,打了不仅没有油水,还会落下不好的名声。

打土豪只是一颗流星而已,并不是人口的稳定来源。

此事五天之后便平静下来,偌大的申氏一族烟消云散了,对于普通吏民却是没有多大影响。

关平继续留在上庸,民事上任命了李超为县令,这人也是刘备时期的帮闲,一名稳重的文官,关平对此人很放心,不需要操心。

之所以留下来是因为李飞需要一点时间,才能整编,并且招募到到凑成八个军候的士卒。

凑足之后,也需要稍加训练,才能离开上庸返回房陵。关平对自己的定位分两个阶段,一直非常清楚明白。

备备在的时候,抱着备备的粗大腿使劲儿的蹭啊蹭。就算被逼迫打童工,也是无怨无悔。

但众事不理,只出个主意,搞搞发明。

之后关平被任命为别部司马,关平也是制作了训练大纲之后,便将事情交给了下边的张苞,李正等人统帅,自己甚至好几个月不去军营之中上班。

有备备的时候,关平对自己的定位就是二世祖。

痛失备备之后,老爸赶鸭子上架,走马上任了。关平本心是打算劝说老爸北上投降曹操,得以过个安生日子。

靠老爸与曹操的关系,自己再搞好与曹丕的关系,未来还可以坚守二世祖的路线。可惜老爸不同意,坚决抗曹。

于是关平只能挑起大梁,搞出隆中对稳住局势,又出谋划策,出兵房陵。

但关平对自己的能力非常清楚,若说武艺还算凑合,没准能在老爸手下撑个三五回合?

反正关平是不敢跟文聘斗将马战的。

面对普通将军,关平则是冲冲冲。

明显的柿子捡软的捏。

治军,领兵也还优秀(这方面关平真的很行,新野上下认证的,童叟无欺。)但行军打仗,关平觉得自己如果没有马谡的帮助,绝对是庸才。

民事杂事也算了,根本一窍不通。

所以关平对自己的定位就是明赏罚,任用贤才,偶尔搞个小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