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与江东山越是同样一个问题。
江东的山越有的人是真的越国后人与诸夏风俗渐渐迥异,有的则是汉人宗族入山后,也号称山越。
山越在山中清苦,丰年可以自给自足,若是灾年,便需要下山劫掠,才能有口粮活下去。
房陵一带的山民,便也是这类性质。不过房陵一带的山民,没有形成武装,有一些也在官府的人口名册之中,所以没有江东那样乱。
俗话说的好,秋冬狩猎。
乃是因为经过夏秋的养瞟,秋冬时候猎物是最肥美的时候。反之,经过冬天的艰苦,春天的动物是最瘦弱的。
关平率领亲兵上山狩猎,猎得枯瘦如柴的猎物许多,大骨头可以煲汤,想吃肉吃饱,却是犯难了。
早上入山,中午的时候,关平在一处小山谷内搭建营帐,亲兵们有负责警备,有负责埋锅造饭。
关平所在四周被围了布,关平位北朝南而坐,身前放了几口大锅。锅中煮着虎肉,因为烹饪技术不怎么样,那气味不太好。
不过关平穿越这么久了,吃都吃习惯了,闻的这气味,不觉得反胃,反而觉得饿了。
忠心耿耿的哼哈二将之一周雄,亲自盯着锅,不时看看是不是熟了。待好了之后,他取出碗筷,弄了虎心,小心切成片,献给关平。
“太守大人。”周雄一脸献媚,弯腰将虎心献上。
关平对于这周仓的“犬子”真的是无力吐槽了,便嗯了一声,伸手接过碗筷,吃起了虎心,不时饮酒一口,十分满足。
什么沙场征战,什么荡气回肠。
关平其实不喜欢的,他就喜欢悠闲自在。关平酒足饭饱之后,将碗筷放下,自有亲兵上来料理,待休息过后,便又去狩猎去了。
便在此时,听的围外有人喧哗。周雄皱了皱眉头,挺胸凸肚出了围去查看,不久后折返回来,禀报道:“太守大人,遇到山民挑着皮毛入城贩卖。他们手持弓,带刀,亲兵便执拿了。”
关平闻言,便说道:“房陵民风如此,带弓带刀有何奇怪?既然问清楚来历,便放了吧。”
“诺。”周雄应诺一声,便下去打算放人了。关平忽然唤住周雄,说道:“等等,将那几个山民带进来。我问问民情。”
“诺。”周雄从不敢违抗关平,于是又应诺了一声,屁颠屁颠的下去将几个山民带了进来。
总共五个山民,瘦巴巴苦哈哈的,穿着皮毛制作的衣裳,脏兮兮的。
正如周雄所说,他们是附近山民打算入城贩卖皮毛的。被无辜抓起来,心里头惧怕呢。
又被房陵关太守在此,被告诫小心拜候。
所以五人山民刚进来,便膝盖一软倒头便拜,口称“参见太守大人。”
关平看了看这些山民,不由蹙眉。
“这就是我治下的民众????瘦不垃圾的苦哈哈???耻辱啊。”
关平觉得先不谈什么进取了,先富民才是硬道理啊。“你等不必惊慌,我不过是在此狩猎而已,遇到你们只是偶然。”关平和颜悦色道。
先不说关平觉得治下之民如此贫穷,觉得非常耻辱。再则了,只要正常的人就不会不对苦哈哈和颜悦色的。
他们又没得罪你,你为何要恶言相向呢?
山民们见太守大人如此顿时松了一口气,紧绷的身体也松软了下来,可差点吓死他们啊。
有个大胆的山民,还偷眼大量关平。因为他们进来的时候,只顾得上膝盖一软,倒头便拜了。
可不敢观看太守大人的易容。而这山民看了一眼之后便愣住了,怎么是个嘴巴没毛的少年?
关平自然不知道这山民心中想什么,只是继续和颜悦色道:“你们是在户山民,还是编外山民?”
关平虽然是个甩手掌柜,但基本常识还是知道的。这房陵地区山民分做在户,黑户。
在户的是需要纳税的,黑户就不需要纳税了。
“回禀大人,我们不在户。”山民中为首的一人一咬牙,说道。黑户是不受到保护,甚至要被官府追究的。
但显然撒谎没用。
仔细盘查一下,他们几个人的身份便水落石出了。
关平当然也没有计较,这是房陵一带的“风俗”了,如何使得编外山民,入籍在户,也算是他房陵太守的工作。
再则,关平对于人口有执着的追求。对于这些山民,倒也是心存招揽的。
“你们是同姓吗?山中有几户人家?”关平又问道。
“回禀太守大人,我们聚集在一处山头,总共三十二户人家。张姓有二十三家。我们五人都姓张。”
为首的山民见关平仍是和颜悦色,胆子便大了少许,开口也从容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