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籍先请关平来到书房小坐,然后去请徐庶。不久后,徐庶与伊籍来到书房,双方见过之后,关平请徐庶坐下。
关平暗中打量徐庶,徐庶英武雄壮,又带佩剑,顾盼间英气十足。关平不由暗自点头,虽然不能以貌取人,但是气质也是由内而发的。
管中窥豹,这徐庶当真是英雄。
不愧是当年仗剑横行乡里的游侠。
徐庶当然也对关平品头论足了一番,难道只准你看我,还不准我看你不成?
关平容貌不差,长期练武,身强力壮,有一股刚猛的气息。自从备备死后,关平开始挑大梁,脸上也经常挂着爽笑。
俗称人模狗样儿,着实能迷倒不少无知少女。
徐庶当然不是无知少女,但久闻关平大名,初入房陵,便也知道关平得人心,此刻便是赞叹。
好一位俊杰。
二人各自对彼此品头论足一番之后,便说了一些客气话。主要是关平说,我这个太守无德无才,先生前来投奔,实在是惊喜。
一旦关平如此说,徐庶就客气一番。说是太守仁德声名传播四海,却能屈就来见在下,在下实在是受宠若惊。
总而言之一番客套,客套之后就是干货了。
人嘛就是这样,需得有前戏。
而干货也是必须的。
关平虽然知道徐庶是个有才能的,非同小可啊。但不能一见面,没说上什么话,没来得及上干货,就匆匆对徐庶任命官职,并且口称先生大才什么什么的。
这会让人家轻视,也显得你太过突兀了。
就算以后诸葛亮来投奔,这个事情还是两说,关平也不确定那诸葛亮是怎么想的,就先当诸葛亮会来投奔吧。
若是未来诸葛亮来投奔,关平也不会立刻委以重任,而得先做个郡守,一步步提拔之。
那样显得稳重。
想远了,回到当前。关平将手放在膝盖上,上干货道:“而今汉室疲敝,曹操挟持天子,号令天下,托名汉臣,实为逆贼。我父子乃汉室之臣,欲兴兵讨伐曹操,兴复汉室。欲南图荆,益二州,集合兵马粮草,缓缓图之。此刻盘踞在房陵,只能东取襄阳,西取汉中,不知先生以为,我该如何择取?”
这便是干货。
而其实关平早有定计,取汉中。这件事情只有马谡,李飞知道,其他人不知道。关平拿出来只是问一下徐庶。
该怎么做。
这就像是一份试卷给徐庶,徐庶答对了,便证明徐庶是有才能的。关平便可以趁势授予徐庶官职,加以重用。
这是彼此尊重。
不能因为知道徐庶是大才,什么话都不说,就要引为重臣,这会让徐庶轻视他。
徐庶果然认真考虑了一下,然后说道:“当然是西取汉中。”
关平脸上露出少许笑容,答案完美。然后关平又与徐庶谈论许久,终究是一声,“元直真乃大才也。”
并任命了徐庶为参军,与马谡一起参赞军事,参加到对汉中的谍战之中。
顺水推舟。
既尊重徐庶,又尊重自己。房陵城城北军事区域。
也就是关平的右司马李飞,参军马谡所在的地方。在这片军事重地,闲杂人等不许随意出入。
哪怕是运送粮草物资,或是倒马桶之类的杂役,都需要经过严格盘查才能进出。
徐庶带着几个随从,坐着辇车。拿着关平任命的手书,来到军事区域外。守门的士卒不认识字,只是负责给徐庶一行人搜身,没有察觉到异常之后,才请徐庶进去,并带着徐庶来到了李飞的书房内。
“司马大人,这是太守大人新任命的参军。这是委任文书,还请大人过目。”守卫带着徐庶进去,将关平的手书递给了李飞。李飞惊讶的接过文书,仔细看了一下后,才笑着起身说道:“原来是元直先生。我乃右司马李飞,在将军(关平)不在的时候,统帅营中大小事务。”
“见过李司马。”徐庶很客气说道。
李飞与徐庶寒暄一阵,便带着徐庶去找马谡,二人都是杨武中郎将麾下参军,以后会经常见面。
马谡也在自己书房,听了李飞介绍之后,也有些惊讶,起身迎接徐庶。三人说了一会儿话后,李飞便告辞离去了。不过李飞留下了亲兵,收拾徐庶的房间,并给徐庶准备了一间书房。
徐庶暂时无处可去,又想与马谡说道,便留了下来。
马谡自从入了军营之后,便变得有些沉闷。因而徐庶坐了片刻后,笑着起头道:“常听说马氏五常,并有才气。。而今马家兄弟一人为房陵长史,一人为杨武中郎将参军,果然名不虚传。”
“先生客气。我也听德公,水镜先生说起您才兼文武。”马谡很客气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