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关平当老大_作者:三七开(376)

2020-12-28 三七开

徐庶说道。

关平暗自点头,别小看刘璋,这货其实挺强的。张鲁几乎连年南下,刘璋缩头乌龟抬不起头,但见过刘璋要完蛋吗?

刘璋看起来摇摇欲坠,但其实一直都稳定防守。

哪怕是后来备备攻打刘璋,也是打了很多年,才打下巴蜀。以至于大战连年,使得天府之国的巴蜀地区,变得疲敝起来,人口锐减。

如果没有外力,其实还是刘璋强很多。

关平心中杂念,只见徐庶继续说道:“今年房陵干旱,可以派人去贿赂杨柏,请他帮忙购买粮食,暗中散布房陵干旱,粮食绝收的消息,使得张鲁放下戒心。而杨昂贪功,连年攻打三巴,明年年初肯定也是一样。若前线不利,杨昂就会从后方抽调兵马。而既然房陵干旱,粮食绝收,屯兵虎城主要是防备房陵兵马。既然如此,为什么不从虎城调拨人马支援前线呢?虎城有五千兵,突袭难以取胜。但如果只有一千,二千,便可以试试。若占据虎城,便可以蚕食汉中。”

说到这里,徐庶便抬头看向关平,拱手行礼,示意自己已经说完了。关平听到这里,才是拨开云雾见天明了。

这人与人的脑回路果然是不一样的。

在我看来房陵粮食欠收,干旱。这是大大的坏事,导致军粮不足。而兵法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而在徐庶看来,这反而是一个机会,一个迷惑敌人的机会。

杨柏贪财,便贿赂杨柏。

但聪明之处不是贿赂杨柏,做一些什么紧要的事情。

只是帮忙宣扬一下,房陵缺粮的问题,假意请杨柏帮忙购买粮食。

杨昂贪功,却打不过刘璋。前线不利,必定抽调后方兵马。环环相扣。

贪财和贪功都利用上了。

只要能拔下虎城,便如一颗钉子钉在汉中,张鲁想赶走我都不可能了。

“好。我这便命张苞精选五百人,加强训练。等明年二月便派遣他前往虎城,计算时间,大军后发。攻讨张鲁。”

关平将案几上的地图收卷好,交还给了马谡,说道:“此事不要向任何人透露。”

“诺。”马谡,徐庶躬身应诺。

君臣三人定计。虽说是定在明年年初出兵。

但做说客一事,却要早早动身才是。

十月,天寒地冻。

天空中下着绵绵细雨,这场冬雨可真是奇怪。秋夏的时候,天干旱无雨,到了冬天,却是绵绵细雨。

这老天爷真是说变脸就变脸。

徐府门外,立着许多兵卒,随从以及一辆辇车。徐庶立在府门下,徐夫人温柔的给徐庶披上大氅。

徐夫人有些埋怨道:“夫君常呆在军中,好不容易回府住上几日,太守却派夫君去汉中购粮。再则年关将近,此去汉中路途遥远,恐怕夫君难得回来过年了。”

妇人嘛,鸡肠肚肚,又眷恋丈夫。

徐庶摇摇头说道:“妇道人家知道什么。”

随即徐庶不再理会老妻,转身踩着小凳子上了辇车。自有随从撤了小凳子,随即随骑一声令下,大队人马往北方而去。

“哎。”徐夫人叹了一口气,恋恋不舍。

却说徐庶走了两日山路到达渡口,乘上了廖化提供的船只,少许兵卒,逆水行船,往汉中而去。

汉水这条水域是可以行船的,但是夏天与冬天的水位有很大区别,夏天雨水多,所以水位暴涨,有些地方难免湍急,逆水行舟却是缓慢。

冬天水位低,水流也相对平缓。

徐庶一行人乘坐的是帆船,若是顺风可以畅快,逆风则是船夫摇奖,便这么一点点的往汉中而去。

逆水进入汉中后,徐庶一行人果然在虎城附近渡口登岸,徐庶坐上辇车,在随行百余人的护卫下,往南郑而去。

虎城便在这边上,扼守汉水通道。

城池高大伟岸,很是雄壮。

徐庶早听闻虎城大名,却是头一次见到实景,却是不免多看了几眼。摇摇头,叹道:“果然,这座雄城。以五百人突袭攻破是完全不可能的。。”

不可力敌,只可智取。

此地到南郑需要数日时间,在傍晚的时候,徐庶一行人在向导的指引下,来到了一处义舍内歇息。

汉中的义舍就相当于驿站,供给官吏旅人休息的地方。徐庶一行人多达百余人,当然住不下。

大部分人都在义舍外安营扎寨,徐庶只带着少许随从前往义舍。义舍内闻得消息,一个年长的老者从内走了出来,对徐庶拱手说道:“我乃此地祭酒王过。敢问先生姓名,来历,要往哪里去?”

张鲁以五斗米教统治汉中,不设县令,以教众统治。初学道的人,叫做鬼卒,待学成了,便叫祭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