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鲁看了一眼阎圃,他也是信任谋主的。但习惯使然,他还是去了密室占卜之后,才命人快马召唤张卫,杨昂回军。
与此同时,阎圃果断不拖泥带水。
他建议张鲁传令各县治头大祭酒,招募信徒,壮丁关闭城门,进行抵抗。又命南郑城戒严,招募民壮,信徒,打开府库,分发兵器,据守城池。
张鲁在汉中很得人心,南郑城又是一座人口数万的大城,老少妇女皆是愿意为张鲁守城,一时间士气高亢。
若是关平真引大军西进,若是直扑南郑,肯定攻不下南郑,还会因为没有攻下沿路城池,导致粮道危险。
若是分散兵力攻打各县,也会深陷泥潭。
一时间汉中就像是张开的巨网,笼罩向关平。
但很多事情都有两面性的。
一时间整个汉中都知道了,东方的房陵太守关平,率领大军攻入了汉中,虎城已经失守。
在此之前,汉中已经盛传关平这个少年太守了。
此人骁勇善战,将门虎子。
此人善于经商,日进斗金。
人的名树的影。而随着关平杀入虎城,这种形象便更清晰了起来,导致汉中涌现出了一股恐怖惊慌之意。
而张鲁以五斗米教迷惑百姓,妖言惑众。在汉中多有信徒,但难道就没有反对张鲁的势力存在了吗?
要知道张鲁乃是米贼,以叛汉起家,并不是一个正经的官儿。
又以五斗米教统治汉中,那些世家大族,难道就没有不服的?
此刻胜负尚未可知,但是关平绝对是有胜算的。此刻巴中的大战,双方都陷入了泥潭。
杨昂攻陷了巴东郡,乃是汉中与巴蜀历年来的大战之中第一次。汉中大军因此士气高亢,杨昂,张卫联手,与巴蜀的严颜,庞羲,以及从蜀中来救援的吴懿,吴班兄弟在巴郡松县地界对峙,双方本各有四五万兵马。
大战半月死伤无数。
杨昂,张卫已经是汉中很能打的大将了,但是严颜,庞羲,吴懿,吴班这帮人显然也不是吃素的,要想突破他们的兵马,占据三巴,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这时候,一场大雨使得双方各自罢兵回营,中止了这场乱战。
士气这种东西,乃是会上涨,会下降的,犹如潮水一般。
一战取胜,则士气高亢。一旦战败,则一泻千里。若是双方相持,士气也会缓缓下降。
目前双方相持已经半个月,每天都有人战死,有人受伤,听着同伴袍泽因为伤痛而哀嚎,士气自然会持续下降。
杨昂虽然是大将,但此战主帅却是张卫,毕竟张卫是张鲁的亲弟弟。张卫此人与张鲁不一样,张鲁对家传的本事很狂热,张卫是个正常人。
他体态健壮,容貌英俊,很是英武。此刻张卫带着少许亲兵巡视了一下大营,入得大帐,自有亲兵上来解开张卫头上金盔,身上蓑衣,解下甲胄佩剑。又有亲兵拿着干爽的布巾,给张卫擦拭。
张卫沉默了一下,对一位亲兵说道:“请杨将军过来。”
“诺。”这亲兵应诺一声,转身出了大帐。
张卫则来到帅座上坐下,不久后,杨昂从外走了进来,张卫的亲兵也为杨昂解下蓑衣斗笠。
杨昂对张卫拱手说道:“将军。”
“相持不下,而刘璋毕竟树大根深,援军源源不断。持久对我不利,我打算留将军率领一万精兵留在巴东防守,维持战果。我率领大军返回南郑修整,待来年再南下讨伐三巴。”张卫说道。
杨昂贪功之人,对于战功有着饥渴感。但毕竟也是大将,此刻相持不下,无力取胜,便也有些退意。
所以闻言便拱手说道:“诺。”
张卫见说动了杨昂有些欣慰,正打算下令今夜撤兵。哪知道门外有人冲了进来,禀报道:“报将军,房陵太守关平杀入虎城,主公令将军速速回援汉中。”
“你说什么!!!!!!”张卫豁然站起,杨昂一脸惊愕。
...........
至于巴蜀方面的主帅,则是吴懿。
庞羲乃是刘璋亲家,吴懿也是,而是吴懿乃是巴蜀真正的大将。昔日刘焉进入益州之后,三辅数万人来投奔刘焉。
刘焉以这数万人为亲信,统治益州。吴懿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吴懿乃是将门出身,其叔父吴匡乃是大将军何进部将。
自从进入益州之后,便也与其族弟吴班一起帮助刘璋父子讨平叛乱,抵抗张鲁,很受父子二人信任。
庞羲虽然是巴西太守,也是刘璋亲家,但能力一般般。远不如吴懿,吴班,严颜。
次日一早,巴蜀大军士卒发现汉中大营人去楼空,便慌忙来中军大帐内禀报吴懿,吴懿正在用早饭,闻言放下碗筷,说道:“召见将军们来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