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平知道这些,便说道。
“不错,你学到了精髓。”孙乾满意的点了点头,关平虽然自称是要做二世祖,败家子,但身为将门子弟,这看家本领还是会的。
“校尉,中郎将,将军各有一营人马,麾下军候称作小营,行军打仗的时候,一位将军安营扎寨,必定要布营道,宽大平整,有利于士卒行动。营道两旁布高墙,若有人闯入营门,则命弓箭手射杀。营内小营环环相扣,攻陷极难。一座稳固的大营,其防御力甚至不低于城池。”
“而若是大规模军事行动,比如说曹孟德率领大军北上官渡,在官渡安营扎寨。那就有许多将军,将军们的大营又环环相扣,组成前军,后军,左右军,布阵图。袁绍就算兵多将广,攻破这样一座大营却是极难。”
孙乾打仗不行,既不能冲锋陷阵,又不能出谋划策,但是统领后军,守备个城池却是出色,对于营寨布局也是在行,说起来头头是道。
关平努力听了。
说完了布营寨之后,孙乾开始说起布阵,说道:“领兵打仗安营扎寨为第一,如何安营扎寨,选什么地方安营扎寨则是很复杂的事情,我们另外再说。先说行军布阵。”
“大军出动必定广布探子,探听数十里方圆内的风吹草动。如此就算遇到大规模骑兵,也有时间结阵防御。而阵法名目众多,但是其实不过三种。进攻,防御,以及疏阵。进攻用锥形阵,雁形阵,防御用方阵,圆阵。而如果在山地或者在摆不开阵型的情况下,就用疏阵。”
说到这里,孙乾将一张帛取出,放在最上头,说道:“在摆不开阵型的情况下,以什长为基本阵型,前置盾牌手二人,枪兵二人,中置枪兵四人,后置弓箭手二人,什长居中。”
关平大概听明白了,反正是出军第一要务就是选择什么地方下寨,如何下寨,行军过程中,多布探子,这样才能进退自如。
在交战的情况下,面对各种地形,敌人采取各种阵法。
四个字,随机应变。
所以平常兵要练的好,只是练豆腐块,列队,跑步完全是花架子,最主要的还是要给士卒灌输各种阵法,兵器运用。
关平因为原主是关羽长子,从小耳濡目染所以听得懂,若是一窍不通的人来听,定是头昏脑涨。孙乾领兵不行,但军事知识却是丰富,是个好老师。关平虽然志向二世祖,但毕竟身在其位也是没办法,努力学习吧,所以也算好学生。
水与海绵,相得益彰。
如此一个上午时间就过去了,关平与孙乾一起用了午膳,午膳之后,关平这才在士卒面前露了面。
没打算说什么慷慨陈词的话,只是打算看看士卒们下午是怎么跑步的。
午膳后休息了一阵,又是五里跑步,五里徒步返回。沿着小溪向东,地点做着记号,这六百少年有强壮有偏弱,到达的时间不确定。
强者先到先休息。
弱者后到。
只有等六百少年全部到达,才会徒步返回。
从这方面来说,强壮的士卒多了许多休息时间,也轻松许多。上午的跑步,十个都伯九个表现的都不错,包括赵统,糜威,张苞都是身强力壮的,就李飞身体偏瘦,表现不尽如意。
这些羸弱之辈,要趁着这兵器皮甲还没到达的时间内,需要多吃饭长肥瞟,多锻炼。
关平最终的目的是,麾下士卒全部都是强壮之辈,唯命是从之辈,骁勇善战之辈。
若是备备有令,那也没办法只能领着他们去打仗。若是备备没有命令,他就让手下十个都伯掌管兵马,自己肆意妄为。
当关平策马来到北营门外小溪旁的时候,便见到了自己麾下士卒。经过一个上午的训练,士卒们就整齐许多了。
十个都伯率领十个方阵,排列成长蛇。
“军候大人!”十位都伯本来打算开跑了,见到关平策马而来,一起上来行礼。
军中无戏言,便是张苞这好兄弟也心甘情愿拜见,当然糜威这小子一个字也没说,就随着众人一起行礼而已。
这小子极少说多个字,能不说就不说。
“开跑吧。”关平坐在马上,懒洋洋道。
“诺。”
十位都伯应诺了一声,当即率领士卒们开跑。刚开始跑的时候队形还在,没跑出几步就闹哄哄了,跑出一里左右就真的成了一条长蛇了。
关平对此没所谓,都是新兵嘛。等以后锻炼的久了,体力上来了。就可以成方阵跑步。
那就厉害了,披坚执锐,行军之中便可随时保持战斗阵型,是精锐的代表。
关平策马优哉游哉的走着,一点也没有下场的意思。不过他忽然摸了摸下巴,觉得这么跑似乎有点沉闷,也没有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