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关平当老大_作者:三七开(502)

2020-12-28 三七开

“何事?”关羽问道。

刘氏知道现在大战一触即发,关羽身为新野之主,心情沉重。她不该多做打扰,但是忍不住。

刘氏犹豫了一下,张口说道:“夫君,新野到底是前线。不如将兴儿送去汉中,交给平儿照料。”

刘氏有些难以启齿,但慈母之心,便是如此了。她可以跟着关羽留在新野,死了也没办法,但总是放心不下关兴。

“不可。若我要迁徙走了兴儿去汉中,如何面对诸将?兴儿既然生在关家,我的儿子,便是他的命。若城破,则死。城不破,则活。”关羽很是冷硬道。

但到底是夫妻多年,关羽又缓声对刘氏说道:“安心。新野守得住。”说到这里,关羽便昂首出了小厅了。

“哎。”刘氏哀叹一声,拭泪不止。

我的兴儿啊,谁叫你生在关家呢?

却说关羽对妻子儿子甚为苛刻,但是出了小厅,便带上了周仓,出了汉寿侯府,来到了左将军府外。

也就是原先刘备的府邸,目前甘夫人,糜夫人以及刘备的两个女儿住在府中。

听闻关羽来了,甘夫人,糜夫人连忙出来迎接。入了左将军府后,关羽一如既往请了二位嫂嫂上坐,自己坐在客座上。然后说道:“新野乃是前线,非是久留之地。我让周仓派遣一队精兵,二位嫂嫂与两位侄女,随从婢女,家奴,一起前往房陵暂避。”

之所以去房陵,那是因为关羽知道大战一旦爆发,汉中恐怕也是前线,反而房陵是心腹之地,还算安全。

甘夫人,糜夫人闻言大惊,甘夫人难色道:“云长,新野守不住吗?”

“应该守得住,但世事无绝对。”关羽回答道。

“那弟妹呢?关兴呢?”甘夫人又问道。

关羽却摇了摇头,不答。甘夫人,糜夫人对视一眼,便说要留下。但是却被关羽拒绝了,关羽几乎是强行让周仓帮甘夫人,糜夫人收拾好了行囊,将二位嫂嫂送去了房陵。

如此之后,关羽便回去府中休息。江夏,安陆。

张老三是回去了新野,但是张老三帮着诸葛亮建造出了一座大城。目前拥有四路大军,分别是军师中郎将诸葛亮本营五六千人。

陈兰,雷绪二三千人。

丁奉水军五六千人。养起了足有一万六左右的偏师。至于人口,也有十几万。至于物资,诸葛亮做江夏太守时间太短,目前军用不足,全靠新野支援。

至于兵马,诸葛亮所部是新招募不久的军队,可堪一战。但丁奉,陈兰,雷绪所部兵马,却都是精锐。

诸葛亮治理江夏,民心初归附。

战争没有发生之前,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安陆这个地方,北方便是新野。也就打起来的话,新野才是前线。

但诸葛亮有些不安,安陆这个地方经营的时间太短了,根基太浅。

这日诸葛亮正在太守府书房内看书,黄月英从外走了进来,端来了一碗鸡汤。

黄月英本在汉中,关平体恤诸葛亮在江夏做太守,身边没有人照顾,便派人将黄月英送来了。

“正所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夫君你成天看书,又操持军国大事,日夜忧心。长此以往,损耗的精神又如何能补回来?”

黄月英进来后,将诸葛亮手中的竹简拿下,将鸡汤端到了诸葛亮的面前,嗔道。

夫妻之间,也谈不上一家之主的威严。诸葛亮苦笑了一声,乖乖的端起了鸡汤喝下,将空碗放在案几上。

黄月英取出帕子递给诸葛亮,诸葛亮轻轻擦了擦嘴,折叠好还给了黄月英。

“夫君。北方自有汉寿侯顶着,安陆两侧又有桐柏山,大洪山挡着,何以如此忧虑?”黄月英不愧是才女,对军事也颇为晓得,思虑之后便说道。

“若曹操分兵来攻呢?”诸葛亮闻言反问道。

“汉寿侯自在新野,房陵又有大军在。曹操如何敢分兵来攻安陆?再则,若是分兵从新野而过,粮路又该如何?须知道,新野赵云将军,也有骑兵。”

黄月英摇头说道。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需得小心应付才是。”诸葛亮摇摇头,说道。以正常的情况下,曹操不该分兵南下。

但那是曹操,可真不好对付。

如何保全江夏,却是诸葛亮的工作,他自然忧心。

“哎。”黄月英知道自家丈夫稳重,劝也劝不了,便长叹一声,端着碗筷下去了,由他了。

黄月英离开之后,诸葛亮取出了江夏三县地图,然后取出白子,黑子在地图上做推演,若是曹操分兵来功。

我该如何抵挡?

新野坚城,不可直下。但是江夏,却并不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