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关平当老大_作者:三七开(665)

2020-12-28 三七开

“长史大人,今年咱们江夏是一个大丰收年。虽养兵众多,但养兵之余,钱粮恐怕还有结余,还可以支援主公一二。”

蒋琬随身护卫中,一位方脸大汉策马而行,笑着对蒋琬道。

“呵呵。”蒋琬笑着点了点头,目前江夏兵马足有四五万之多,人口四十万,每十个人养一个兵,绝对算穷兵黩武了。

但税收取三成,养兵结余,还可供给荆州钱粮。

这个没有问题。

蒋琬虽为长史,但实际上为郡守,上上下下的情况都十分清楚,对此十分有信心。当然也因为今年是个大丰收年,才能如此。

但正因为今年是个大丰收年,蒋琬也因此而忧心啊。不久后,蒋琬便入城,直入了郡守府。

蒋琬一直在郡守府前院办公。入得郡守府后,蒋琬处理了一些事情,便来到了自己的小书房内休息。

蒋琬从案几上拿起了许多绢布,这些都是消息的汇总,有蒋琬自己得到的消息,有从荆州发来的消息。

都是关于江东的情报,江东也是风调雨顺,今年怕也是丰收。

“战肯定是要战的,但若是山越不动,怕也不好战。”蒋琬又起身走出了书房,观望门外天空,心中暗道。

蒋琬一营,陈兰一营,雷绪一营,还有从新野陈到分兵而来的一营人马,都屯扎在安陆城南十几里左右的一片空地上。

四路大军组成连营,四四方方,紧依水源。虽说关家今年的秋收算是残废了,只有汉中,房陵,江夏才产粮食。

但论兵马,却是兵强马壮。自扩军,增兵已经数月。蒋琬麾下的十个军候兵力,已经似模似样。

拉出去野战,肯定要玩完,但是守备个城池,却也凑合。

陈兰,雷绪乃是老将,麾下又本来各自有二千精兵,以此为骨,增兵至十个军候,因为有老兵带新兵,战斗力却是比蒋琬所部新兵要强上不少。

从陈到那边分来的十个军候的人马,更不需要多说了。披甲率极高,都是老卒,又时时操练,当真是强横无匹。

若大战起,这部人马必先登南岸,与诸葛瑾,朱治三万江东水军厮杀。

这四军连营,将军们自然不时聚聚。蒋琬,陈到不在,但各自营司马在,加上陈兰,雷绪,四个人便经常聚在一起吃酒。

今日便也是如此。

此刻深秋,天气渐渐转冷。四位领兵者聚在陈兰的大帐内,饮酒吃鸡,分餐而食,每人两只鸡,三两糜氏酒。

“虽说新兵还是欠缺训练,但邓司马所部精锐异常,我们也算是兵强马壮。再加上王威将军,黄忠将军,总四五万人马。与诸葛瑾,朱治等人争西陵,鄂县不难。现在秋收将至,有了粮食,便可发兵。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兵。是九月,十月,还是十二月?不怕诸位笑话,面对曹军着实是心虚,但对阵江东人,却是半分也是不虚,反而很是热血沸腾。”陈兰放下了酒杯,笑着对众人说道。

所谓邓司马,便是邓方,乃是陈到的麾下司马之一。陈到领兵二万,麾下有营都督,四位司马。

大将也。

“就怕打不起来啊。江东那边也是丰收,粮食充足。山越也恐怕不会背叛,山越不背叛。我们强渡攻打西陵,鄂县倒也没有问题。但是主公,甘将军,张将军南下要攻入江陵城,还要击败韩当四五万人马,着实是难。”

邓方叹道。

目前关羽没有正式下达公文,说什么时候发兵,但是将军们都是敏感的,猜测秋收后便要打仗。

恐怕要配合山越行动。

但今年秋收江东可能大丰收,山越若是背叛,关家势单力孤。

至于马良一事,只在极小范围内传播,他们不知。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但是打仗从来不是兵力多少的问题,而是大将是否勇敢,麾下士卒是否善战的问题。江东人虽然厉害,但我们也是兵强马壮。再说了,目前诸葛江夏,关杨武大将李正都在成杨守备,守卫孤城。主公与关杨武还能卖了二人不成?打肯定是要打的。”雷绪则是说道。

不管关羽如何脾气不好,但却是个极讲义气的。关平更不需要多说了。诸葛亮,李正守备孤城,不曾背叛。

关氏父子,安能见死不救?

虽说雷绪不知道全盘计划,但也是极相信关氏父子的信用的。

“也是。”陈兰,邓方等人齐齐释然。随即邓方感怀道:“还是加紧训练吧,不知道什么时候,便要南下了。”

“嗯。”众人齐齐点头。吃了这顿酒之后,众人便又散去,继续加紧训练士卒了。

关家最大的特点,便是大将从没有庸才。而只要将军不庸才,士卒只会越来越强壮。一日比一日强壮,一日比一日士气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