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的书房内。
关羽坐在北方尊位,而关平,殷观,简雍三人坐在两侧。
“父亲。如今曹操在北,孙权在东,皆不可小视。荆州残破,需得养精蓄锐,重整声威。”
关平拱手进言道。
关羽看了这臭小子一眼,知道有很多鬼主意,便说道:“直说。”
“呃!”关平摸了摸后脑勺,但也没有矫情,他已经习惯了这臭老爸,虽然脾气很臭,但好就好在,对他言听计从。
他便是当着臭老爸的面,拿起大印去盖盖,那也是无所谓的嘛。
父子二人犹如一体。
这才是妙的。
若父子猜忌,那就完蛋了。
于是关平便侃侃而谈了起来。
对于如何治理荆州,如何防备孙权,如何防备曹操,关平想了很多很多,所以此刻真的是犹如滔滔黄河绵绵不绝。
关平虽然剽窃了诸葛亮的隆中对,但对荆州的定位却是与诸葛亮不同。
诸葛亮是主张出益州,荆州之兵北伐的。但是从荆州出兵,如果没有庞大的骑兵,那是难以战胜曹军的。
而孙权最是叵测,大魏吴王嘛。
防火防盗防孙权。
关平对荆州的定位是防御,兼供给粮草。而防御则是防备曹操,防备孙权,也可以一分为二。
关平要把长江北方的荆州不动,仍然号称荆州,让老爸兼职荆州牧。要将长江以南的四个半郡,定为“湖州”
以马良为湖州刺史,整合荆南力量,防备孙权。当然目前长沙,小部分江夏还在孙权手中,目前这湖州刺史,只有三个郡,加几座江夏城池而已,不完整。
裂的。
这么一划分嘛,各自存在的目的就明确了。湖州是与孙权对峙,而荆州是与曹操对峙。
湖州目前的三郡,武陵,零陵,桂阳三郡没有经过战争破坏,马良整合湖州的势力会很容易。
或许还能多出粮食,供给荆州军民吃用,这暂且不提。却说对于残破的荆州的治理,关平小事上没有多插手,但是在大事上却是一把抓。
这一把抓便是人事,军事任命。
没办法啊,老爸关羽虽然是关家的扛把子,左将军,荆州牧,汉寿侯,军事技能满级,政治基本上是残废。
还是得关平帮忙物色好的辅佐,才能治理荆州。
关平对此决定重用殷观,诸葛亮,蒋琬等人。其实关平早就重用这帮人了。
关家的势力名义上统属于关羽,但是实际上却有两套系统。一是关羽的幕府,二是关平的幕府。
关平的幕府小一些,只执掌汉中郡,武都郡,阴平郡。
关羽的幕府,则在接下来会执掌荆州,湖州。
殷观是关羽幕府的长史。
诸葛亮是江夏太守,蒋琬是江夏长史。
人才,那是需要提拔的。关平对于诸葛亮的提拔,那是有一番考虑的。需得做个郡守,然后一步步提拔。
但是诸葛亮不管怎么提拔,都暂时不能越过殷观。一来殷观是老臣,二来殷观其实很有能力。
若骤然提拔诸葛亮,高过殷观,会让老臣寒心。
用人之道,当然是唯才是举。但法外还需得讲人情。更何况,殷观绝对是有才能之辈。
而现在荆州残破,需得用人才治理,调动各方的钱粮,支持荆州战后的重建。
关羽为左将军,荆州牧,但关羽对于幕府,或者是州中大事,都基本没兴趣,属于吉祥物一般的存在。
关平安排殷观为左将军长史,辅佐关羽处理荆州,湖州之事,就是小号的丞相。
以诸葛亮为荆州别驾,领南郡太守。实际上诸葛亮负责荆州之事。
以蒋琬为江夏太守,屯安陆。
而南郡太守本有人选,为秭归有功的王许,关平调任他为襄阳太守。没办法,南郡这个地方太重要了。
襄阳这个地方,整合的力量是对付曹操的。南郡这个地方整合力量,一可以对付孙权,二可以支援襄樊,三可以进攻刘璋。
需得诸葛亮这样的人亲自在南郡整合。
总而言之关羽不管事,幕府之事殷观负责。荆州之事,诸葛亮负责。湖州之事,马良负责。
这是在文官上的任命,之后便是军事上的任命了。
首先是邓方率领精兵返回新野,陈到仍领二万余兵马,镇守新野。
关羽率军回去襄阳,扩张兵力至二万余,镇守襄樊。
张飞领兵二万余,屯在秭归。
蒋琬增兵至一万余,屯安陆。
陈兰,雷绪率兵一万余,屯兵在顺山城。
水军在这一场大战之中损失不少,王威,黄忠各扩军至一万余,王威屯扎在江夏长江北岸,黄忠屯扎在江夏长江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