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想了想,又摸了摸关平的总角,笑着说道:“平儿你的担心是对的,但又是不对的。”
关平有些奇怪,拱手说道:“还请主公指教。”
“北方有马,曹操获得一匹好马只需要一金。南方没马,我们获得一匹马却需要十金。一样的道理,北方产马,所以曹操的骑兵可以源源不断的补充战马。比如说曹操有五万骑兵,就算他有没有马蹄铁,他都可以维持在五万规模。”
“而我们,我们的马少一匹就少一匹了。所以有马蹄铁对我们更重要。”
刘备说道。
关平皱了皱眉头,说道:“但有了马蹄铁,减少了战马折损率,曹操就有可能养十万骑兵。”
刘备笑了,又摸了摸关平的总角,把关平的头发都给弄乱了,关平有些生气,转过头,没鸟刘大耳。
得,备备也变成刘大耳了。
“曹操养不起十万骑兵的。”刘备的声音有些感慨,说道:“那是当年武皇帝,宣皇帝在的时候,才养得起十万骑兵,因为当时人口众多。而现在北方多经历战乱,曹操需要镇守四方,步军又多,怎么还可能养得起十万骑兵?相反,如果我们低调一些,慢慢收集战马,保护好战马,或许还能养出一支三五千骑兵。”
关平立刻明白了,不由感慨姜还是老的辣,穿越者不能轻视土著英雄,大耳朵刘,就是大耳朵刘,看问题明白。
养多少骑兵是与国力息息相关的。北方曹操虽然占据天时地利,人口众多,地域广袤。
但是久经战乱,人口骤然减少,甚至有些城池都是空城一座。在这样的情况下,曹操不得已实行屯田制。
民屯,军屯。
收取高昂的税收,来保证军队的供养。在这样的情况下,曹操没有多余的力量,供养更多的骑兵。
因为骑兵是完全不事生产的职业军队,要供养一个骑兵,在不计算战马的情况下,一个骑兵可以养三个乃至更多的步军。
这是很庞大的支出。
曹操那边可能五六万已经是极限了,这还是在曹操吞并了袁绍之后,目前曹操的骑兵最多只有二三万。
相反,南方地区因为没有经历过战乱,所以人口,经济保持完好,甚至稳固上升。
财力很强。
荆州有江汉平原,这个平原上人口就在百万以上,人民富庶。刘表占据荆州,带甲十万。
只要减少水军,步军的人数,就可以养一支一万骑兵。
但是荆州不产马。如果未来刘备占据了荆州,益州的情况下,在荆州,益州建立培育战马的马场,加上从凉州流入的战马,依靠马蹄铁减少战马的折损率,就有可能养出一支二三万的庞大骑兵军队。
马蹄铁,对于不产马,马少,却富足的南方地区,反而更加有利。
这就是阅历,就是见多识广的问题了。关平原主不过十岁,就算加上一个现代人的灵魂,那也比不上走南闯北无数年的天下枭雄,刘备看问题来的全面。
“关平受教。”关平很认真,很心悦诚服的对刘备拱手行礼,大耳朵,错了,备备就是牛。刘备,关平的这一番话很重要,算清楚了这拿出马镫,马蹄铁来,到底对谁更有利。
是有马却养不起更多骑兵的曹军有利?
还是没马,要积攒马,能养得起更多骑兵的南方人有利?
按照刘备的解释,马蹄铁当然对南方没马的地方更有利。
不过本来刘备打算立刻大规模铺开马蹄铁,马镫的使用,但是被关平打岔了之后,刘备也琢磨了一下。
决定马蹄铁,马镫,先在小范围推广。
尽量的把范围压缩到军中。这么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让马镫,马蹄铁的传播速度,缓慢下去。
马镫,马蹄铁与糜氏酒不一样,糜氏酒可以控制,那是因为可以把作坊与工人团团围住。
骑兵与军队中的驽马,根本不可能完全控制。
总不能关起来吧。
所以要想消息不走漏是不可能的,关键是控制消息走漏的速度。最好是刘备军依靠马蹄铁的力量,减少战马的折损率,再慢慢猥琐低调发育,凑足了一支一千,乃至于二三千人的骑兵部队之后。
曹操那边才知道有这么两样东西,并开始大规模推广。
刘备的想法很简单,赚了个时间差。
聊胜于无吧。
反正东西做出来了,也不可能绝对保密控制,只能如此了。
而至于如何打造马蹄铁,马镫的事情,关平就没有兴趣插手了,也无需要插手,刘备自然会吩咐人去做的。
刘备这里帮闲的特别多,随便派遣出一个人就能把这份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