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关平当老大_作者:三七开(75)

2020-12-28 三七开

再这山野之内,生活着五溪蛮夷,这是一支很强大的外族武装力量。

在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时候,马良就授命诱惑这些蛮夷,加入大汉朝的军队,与孙权交战。

马良很完美的完成了任务,给孙吴后方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但最终因为刘备兵败,马良也遇害了。

这两件事情证明,马良不是一般的有口才。而马谡这个人证明,马良应该不仅仅有口才。

马谡好论军计,才器过人。

马氏五常,白眉最良。马谡是幼弟,马良是四哥。马谡对兵法军事有研究,马良就极有可能也很有研究。

而且马良务实,马谡浮夸,马良如果对兵法军事有研究,因为性格务实,就不会成为纸上谈兵的人。

总而言之,马良是个很优秀,但是很遗憾因为早早遇害,没能施展抱负的人。

而马谡就是一个坑。

古今所有人都认为马谡纸上谈兵,犹如战国赵括。关平也是这么认为的,这没什么好洗白的。

马谡的事之所以有争议,那是因为诸葛亮的问题。

刘备曾经告诉诸葛亮,马谡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诸葛亮却启用了马谡。导致街亭大败。

这其中诸葛亮为什么要启用马谡,后人已经无法知道真相了。但揣度一下,大概还是起爱才之心了。

毕竟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纪,口才肯定很了得,于是成功忽悠了诸葛亮。

后来诸葛亮杀了马谡,又有争议。

有人指责诸葛亮,你看人不准,所托非人。事情既然发生了,而蜀国人才少,马谡才器过人,你却杀了他。

马谡其实就是给亮亮蒙羞了。

马谡是个坑,而如何解决这个坑,其实也好办。一是关平盯着马谡,不让马谡掌握兵权,只做个参军,参谋什么的就好了。

二是关平训练马谡,既然马谡纸上谈兵,那就让马谡去基层做事,锻炼他。

总而言之,这两个人是蜀汉的优秀人才,需要关注一下。关平策马来到营门外,便见到了一大一小两位小帅哥站在一辆马车前,身后跟着五位随骑。

因为这段时间,关平都在做关于马的事情,便看了一下那五匹马,都是驽马,没有一匹战马。

关平出了营门,不待关平翻身下马。那白眉的大帅哥,便带着小帅哥一起对关平拱手行礼,宽大的袖子垂落下来,大帅哥爽朗笑道:“可是小关将军当面?”

关平翻身下马,拱手还礼道:“正是在下。”然后关平又对马良笑道:“马氏五常,并有才名,白眉最良。想必先生便是马季常。”

关平又转头对马谡道:“这位想必是幼常。”

“不知道二位特来寻我,有何见教。”先例行公事的吹捧了一下之后,关平问道。

“父亲来新野得知新野有一位关小将军,美名在外。特地遣我兄弟二来,前来见教。”

马良也直言道。

互相吹捧。

这其实是汉代很正常的现象,一个人有才能,没才能是其次,有名声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许靖天下有名,但其实是草包,刘备不得不敬重。

袁绍,刘表当然也是出类拔萃,但与曹操,刘备相比,无疑也是草包,所以名重海内,却大军倾覆。

马氏五兄弟当然都是有才能的,白眉最良,也是真的。但如果没有马射公关运作,马家五兄弟不可能有现在的名声。

相比起来,关平卖马赠给魏延,仗义疏财的美名,到是自然产生的。又比如说卧龙,凤雏,水镜,都是出自庞德公之口。

庞德公给起的雅号,然后水镜司马徽,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这才走入大众视野。

总而言之,汉风就是这样,互相公关运作,互相吹捧。

而马良来拜访关平,就复杂了一些。

按理说,关平有一点美名。马良家住宜城非常近,慕名而来交个朋友,这是很正常的。

但这件事情却又没那么简单,而是因为马射等人心向刘备,又见刘备坐拥金矿,实力迅速大增,愈发看好刘备。

在这样的情况下,关平有点美名,又被刘备所钟爱,于是派遣了两个十几岁的儿子来打打关系。

“都是少年,见教却是不敢当。互闻得失,互相补益吧。”关平却道了一声不敢当,作揖道。

“甚好。”马良爽笑一声拱手还礼。随即,关平策马在前引路,马良,马谡兄弟坐上马车,进入军营到达帐篷。

进入帐篷之后,关平让老卒置酒菜,招待马良,马谡。其实关平不算是很健谈的人,而且与马良,马谡是有区别的。

关平学业平平,读书少。而马良,马谡读书多,学业好,而且比关平年长。真要交流起来,肯定是比较无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