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转圈圈也要讲究。
她沉痛嗯看着殿下,点了点头,不满的道了一句:
“谁让我欢喜于你呢?”
欢喜于你,便要听你的命令。
这般算下来,那一天便只能偷偷摸摸的转一次,折乌数着次数过日子,在第八日的时候,便要去春猎了。
她跟太子殿下到时候不在一块,她跟着武将军走,便提前一天回了驿站。
武将军早就扫好了榻等着折乌——他觉得这是古人文士迎客的必备之术。
扫榻相迎嘛。
在折乌不在的这些日子里,他总算明白了身边没有知己是如何的难过。
于是见着折乌,便觉得是地旱逢雨露,天涯遇知己——这是他的原话。
武将军已经摆好了笔墨,就要开始做赋做诗,但折乌心思却不在做诗上,她小声的问:
“武将军,你这几天去京都的青楼了吗?”
武将军刚拿出的笔突然掉了下去,一张黑脸羞的通红!
他气势冲冲却心虚的大声道:
“真是有辱斯文!”武将军一脸的心虚和脸红,奈何一则他的脸实在太黑,二则折乌只是问一句一她实在是想打听点折梨的事情,但是又怕走漏风声,遂也没太在意。
只是想着:太子殿下什么时候查清楚折梨的事情呢?
她这些日子向殿下问了好几回,殿下就跟她说:“瞧,这就是欢喜孤的代价。”
折乌就莫明的觉得心里好受多了。殿下真的会哄人。殿下说:“你不是完全在接受孤的馈赠,你也在为了孤付出。”
付出你的呼朋唤友的自由。折乌痴痴的笑了起来。
她犹自在发呆,武将军也在回味小桃红给他的馈赠。想到小桃红姑娘还给他倒了酒,唱了小曲,心里就随着那曲子荡来荡去,最后,也十分理解折乌为何总是给太子殿下送银子了。
一不给银子,怕是跟他一般,连个小手也摸不到。
折乌被他那同病相怜的眼神一看瞬间回神,虽然不知道武将军在想什么,可是她还是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也许是开了一个“青楼”的头,武将军这会子即便不说小桃红,也想在折乌面前说说在青楼的见闻。
毕憶,同行的人第一次去青楼的,只有他一个,别人知道的比他还多,便也不好炫耀了。再者说,折乌莫名奇妙的问出这句话,想来也是想了解了解”,他若是说不出来,那多没面子。
他咳了一声,道:“你可知道,我去的是哪里的青楼?”
折乌摇头。
武将军便道:“是墨翠坊!”
这个名字,折乌知道,折梨就在墨翠坊。她装作不在意的问:“哦?你还去了墨翠坊?”
武将军就道:“里面的姑娘是真水灵啊。阿乌啊,你可知道什么是飞天舞?”
折乌摇头。武将军却见过了。里面那个阿梨姑娘脸生的好,身子瘦的得当,肥的也得当,当抱着琵琶最后一飞的时候,便是真如仙子一般了。
武将军还写了一首诗:仙子真如仙人去,人间哪得几回闻。
折乌听在耳里,记在心里,知道她过的好,便也心安了。不过从前,折梨根本不会跳舞。但是再想想,她跟折梨也不是什么闺阁密友,只是点头之交罢了。她会不会舞,她也不知道。
于是长叹一声,立马指出武将军的诗作用了别人的诗句。
武将军便哪里还记得什么阿梨姑娘,他恼怒不已:她可以说他做的诗句不好,怎么能说他是冒用先人的诗作。
简直是奇耻大辱。
折乌便引经据典,说出出处,武将军却奇异的红了脸一是激动的。他觉得自己竟然能跟先人做出一样的诗句,简直就是变相的说明了他在诗赋一行上的天赋。简直就是老天爷的冥冥指引。
于是,便又做了一首感叹自己天赋的诗作,邀请折乌一起赏读。
折乌:“……”
她尴尬一笑,暗叹一句在:自作孽不可活一好端端的,你跟他说什么诗作呢?
她推脱有事,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开始想其他的事情。
阿梨姐姐被卖到了青楼里面,那村里其他的姑娘应该也会被卖到青楼里去的。她要是没被太子殿下救下来,说不定,也要被卖到青楼里面。
阿梨姐姐做人做事看的开,进了青楼,反而想着开青楼赚银子,那自己呢?自己这个死脑袋,怕是只想着逃出来。
她逃的出来吗?
折乌躺在床上,左思右想。
但她心里知道,她逃不出去。养父母都能弄到让她暂时没力气的药,那别人呢?别人也可以。
尤其是青楼。青楼里面鱼龙混杂,她还记得,养父母的药方子,就是从一个老道手里获得的,听说就是给那些不听话的姑娘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