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许氏,今天她一句话也没有说,闻言也没有露出什么神情,继续低着头,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折乌这才放心,她今天所求已经做到了。
接下来,就听太后说,“既然如此,那今日便由哀家牵线,给你们……
给你们记住今日说日后毫无关系的话。”
折乌松了一口气。
其实她还是不放心的,人说的话都是可以变得,但是想想,就算是有了断绝书,只要这些人再凑上来,断绝书也没有用。
不过今天看这些人,都是名门出生,怕是也不会像乡野之间那般的不要面子闹腾。
她偷偷的往太子殿下的身边凑了凑,接下来,她只要静静的听就行了,毕竟,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
果然,太后娘娘问定北侯:
“你们家,又是如何想的?”
定北侯早就想好了说辞,道:
“太后娘娘,臣愿意跟许氏和离。”
不是休弃,是和离。
都是为了孩子们。
太后娘娘点头,“你实属无辜,哀家会跟皇上说的。
日后,你家的孩子婚嫁,哀家倒是可以帮你家做主。”
她打听出来的消息,折乌对折家两个孩子倒是态度尚可。
太后娘娘是个圆滑的人,知晓太子和折乌已经分不开了,索性给折乌做个脸面。
她话说完后,定北侯喜不自胜,拉φ鬯饭蛳碌溃
“微臣多谢太后娘娘之恩,朔儿,还不快给太后娘娘磕头。”
折朔这才愣愣的朝Φ厣嫌采生的磕了几个响头,他看向父亲,再看向同样露出了笑颜的母亲,突然心中生出一股不好的念头。
太后娘娘便在他还没想明白之前,道:
“至于许氏,私德不修,抛弃亲女,巧言相骗多年,由哀家做主,跟定北侯和离之后,去京都的皇城寺里修行,为自己犯下的错向佛祖请罪。”
许氏嘴巴张了张,最终没有说什么,跪下去:
“是。”
她和定北侯都明白,太后提出要给折朔和折蕊赐婚,一方面是因为折乌,一方面,也是为了许氏不再多出幺蛾子。
她是折朔和折蕊的母亲,只要是为了他们好的,许氏都愿意做。
可她愿意,折朔却疯狂的摇头,那是自小就疼她宠他的母亲,怎么能去皇城寺那种不见天日的地方呢?
他磕头道:
“不要啊,太后娘娘,不要啊!”
作者有话要说:
一更。折朔惊恐的朝着太后磕头, 因为他知道,如果今天这件事情定下来之后,母亲这一辈子就完了。
他是孝子, 他不愿意母亲就这般的长伴青灯。
“太后娘娘,我母亲她只是一时间做错了事情,她只是鬼迷心窍了,她也是不愿意的呀, 哪里有亲生母亲肯将自己的女儿抛弃?想来当初是有诸多原因的,说不定, 说不定就是狼离妹妹近, 母亲没有救下妹妹而已呀。”
他说完了话, 又转身对着折乌拜了一拜:“阿乌妹妹, 你要相信母亲,她是个再慈善不过的人了, 每年都要去捐银子,每年都会施粥, 就是见了蚂蚁也不忍心踩死,这么多年我是看在眼里的呀,她以为你死了, 对你的思念一点没少,你一定要相信她。”
折乌:“………”
她只能再次道:“太后娘娘刚刚说了,我跟你们家已经没有任何的关系, 所以我也不是你的妹妹, 无论你的母亲是慈善还是蛇蝎心肠, 都跟我没有任何的关系。”
男儿膝下有黄金,男儿有泪不轻流,折朔一直都记得父亲和母亲对自己的教导, 可是今天,可是现在,他实在是忍不住了,哭着道:“妹妹,你心里有气,不愿意认我们,这是情有可原的,可是母亲也只是一时糊涂啊,你原谅她好不好?咱们一家人坐下来好好说话,把当年的误会解开。”
刚刚太后和折乌还有沈大人一家都在说话,这种场合之下,没有他一个小辈说话的余地,所以他也一直都是闭嘴的。但是,他心中颇为不认同母亲故意将折乌抛弃的话,此时再忍不住,急着辩解。
他本性不坏,只是这般说话,却好像是折乌在胡搅蛮缠,对折家人有误会。
折乌好笑:“我对你的母亲并没有什么怨恨之心,所以,你不必再跟我说什么原谅,就算有怨恨,你也没有资格要求我原谅她。且你前言不搭后语,先说你的母亲不会丢弃女儿,后面又说让我原谅——既然没有丢弃,你又让我原谅什么呢?”
折朔:“…………我,我是想让你原谅母亲当时没有救下你的事情。”
折乌却已经没有了任何跟他说下去的心思,果断道:“你若是再求我,那我也是会求太后娘娘,撤回赐婚的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