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好像没有这个打算。
折乌扛着锄头,一边走一边又开始算银子。
她将银子给殿下之后,怕自己记不清楚,太子殿下便有些不耐烦的给了她一个账本。里面写着她还剩下多少银子。她看不懂字,只能每次问殿下。昨儿个取了五文钱托桑启帮自己买了一棵小枣树后,殿下就说,只剩一钱银子了。
十钱银子是一两,而她,到太子府一个月不到,竟然用完了九钱银子!
城里的钱,果然不值钱。
不过要是再细数自己买了些什么,她又觉得值得。买了锄头,买了种子,还买了……书。
是一本识字书。她偷偷的托桑启买的,还不敢告诉太子殿下。
桑启就问她,“你若是想学,就告诉殿下。”
红袖添香,太子殿下定然是允的!桑启试想了一下,觉得多少佳人才子的假话,都是才子握着佳人的手写字,一下一下握出来的!
但折乌不愿意,她低下头,“没想其他的,就是想学些简单的字,看懂账本。”
至少,她要学会一两银子怎么写,一钱银子是什么样的,不然,每次都要殿下告诉她,她怕殿下会烦。
她小声的求桑启,“你告诉我怎么读就行。”
她自己回去练。
以前,住在村头的折三叔家的小儿子,就是这般在学堂里学里字,然后回家,用树枝在地上练字的。
桑启一听,这还了得!太子府什么没有,还用你自己在土里比划?您连玲珑翠都涂了,红叶李都削了!
但他不敢说,他只能告诉太子殿下,“您说,奴才这,这怎么回她?”
他看着太子殿下的脸色,故意道:“殿下——要不,奴才回绝她吧?”
太子殿下就看着窗外,道:“想学,就学吧。”
——这宠溺的声音!桑启便哎了声,领命去了,跑去李太监那里蹭花生米。
李太监就赶他,“还等什么啊?赶紧出去买书啊?”
桑启就得瑟的笑,“李爷爷,你这回是没我想的周到了。”
李太监刚反应过来,就见一个小太监捧着一个盒子进来,“桑启哥,这是殿下让小的给您送来的。”
桑启就接过来抱着,当着李太监的面拍了拍盒子盖,嘿了一声走了。
折乌这辈子哪里碰过书啊!
她将手在身上擦了又擦,“真买回来了?”
瞧这话说的!不买回来还能是偷的?桑启就道:“要学,就学出个样来!”
免得太子殿下将来口味变了,喜欢吟诗作画的怎么办?
折乌激动点头,自此又给自己增加了一件事情做——学字。
不过,学字比她想象中的好多了,她本来想从菜园子里搬些土回去,谁知桑启又给她裁了一些纸。纸看起来不太好,听桑启说,是李太监之前买了纸,结果没用完,听闻折乌开始学字之后,就送她了。
折乌十分感激李太监,给他回了个小木雕花。
拿着玲珑翠做颜料,红叶李木头做出来的雕花,李太监还有些惴惴不安,“殿下不会怪罪吧?”
桑启这点因常跟在太子殿下身边,倒是看的明白,“她身边迟早是要有人伺候的,你凑上去,真心为她好,又是个老狐狸了,什么事情都替她挡着点,谁还敢欺负她?殿下心里有数呢,你害怕什么?这雕花,你就当传家宝吧。”
李太监想想也是,更加尽心尽力的为折乌着想,又换着法子,送了好几回的白纸过去。
可折乌却不敢浪费,除非觉得自己写的特别好的时候敢写一两张,其他的时候,都会在土里比划,手闲的时候,就用树枝,手没闲的时候,就用脚。
但如现在这般脚也走着,一只手扛着锄头,一只手算着账,手脚都不得空,只好算着算着账,就停下来手比划一个字,脚比划一个字——真是奇怪极了!
太子殿下下朝回来,便看见她这般奇奇怪怪的样子,微微皱了皱眉头,但“奇怪的姑娘”却一点自知之明也没有,她看见太子殿下后,就欢喜的奔走来,“殿下——”
她喊,“殿下,奴婢练完弓来,也锄完草了。”
刚刚还复习了“殿下”两个字怎么写!
太子殿下看了她一眼,淡淡的嗯了声,往黎溪院方向走。
折乌就跟上去。“殿下,奴婢想给您再做个花枕头。”
桑启脚步就顿了顿:花枕头哪里来?那是要摘殿下后花园的花啊!殿下有多喜欢这些花,桑启是知道的。
这是不是太恃宠而骄了?
他狠了很心,强笑着阻止,“殿下的花枕头还没——”
刚说话,却见折乌已经哒哒哒去采花了!
桑启就瞪大了眼睛:折乌的胆子什么时候变的这么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