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说完之后,承明殿里一片宁静,不少人情不自禁看向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也有些惊讶。
他还没动,倒是沈琩出来说话了。
“韩牧将军劳苦功高,三年前大金犯我大秦,他带着人保护疆土,五城兵马司总督实施名归。折乌将军也是如此,她在三年前的大战里面,多次战胜大金,带兵追击,斩获敌方多人首级,为指挥使绰绰有余。”
沈琩的话一说,其他人也跟着说起来。众人猜测纷纷。
皇上特意将人调回来,是觉得自己身体不好了,想要太子殿下娶妻生下皇长孙了吧?
如今四皇子生不出子嗣的传言已经传的十分邪乎,什么四皇子上辈子做了缺德事所以导致没有孩子,当然,也有一些碎嘴的要反驳一句:那哪里是上辈子做的缺德事,这辈子也没少做!知道某某某吧?就是四皇子害死的。
这些事情,说的有鼻子有眼,四皇子听闻后大怒,但是说的人都了,法不责众,他就想如法炮制,给太子殿下也来一次谣言,不过如今皇帝倒是不惯着他了,太子出手后,皇帝便也没插手,于是,转而让人贴出了四皇子的人造谣的证据。
真就是贴。
将那个造谣的人绑住,绑在大街上,身边全是写着他罪状的纸,脑门上还贴着一张纸。
如此一来,四皇子倒是又被气了一顿。朝廷中的人便有些嘀咕:太子对四皇子的手段,怎么越来越……幼稚且明显了呢?
如此,倒是过了几招,朝廷上的人也渐渐的明白了立场,如今,站在四皇子身边的人已经没多少了。
下朝后,武帝留了太子殿下说话。
他依旧是没什么好脸色,“等她回来之后,赶紧生个儿子,不然,这太子之位,你占着也没用。”
太子殿下不理,依旧站着。
武帝便一把将桌子上的砚台砸下去,若是二十二岁之前的太子殿下,必定会笔直的站着,受着这一砚台的砸撞,但是如今,太子殿下已经十分懂得了好汉不吃眼前亏。他见砚台撞击过来,往旁边一挪,嗳,没砸到。
武帝:“……”
他气的发抖:“你什么时候变得如此没皮没脸的。”
太子殿下依旧没理。他觉得如今自己也算是抓住了武帝的软肋。
以前,他还为武帝虽然对他行事恶心,但是对天下百姓爱护的性格十分烦心,不过如今,他算是想明白了。为了天下苍生,武帝的身子差一天,他就不得不捧着他一天。
再是打压,他也舍不得废了自己扶持四皇子上位。
不然,他死后,大秦就要亡了。
这还是三年前那场大金发起的袭击战争引发的后续。
那时候,大金突然犯大秦,大秦拨了银两和棉服过去,谁知如此紧要关头,四皇子竟然想从中牟利,被抓住后,虽然砍了不少人的脑袋,但是四皇子却依旧被保了下来。
不过也是从那次后,武帝好像就看明白了什么,从此之后,只用四皇子恶心人,不再用四皇子处理朝政之事了。
这种微妙的态度,不仅是朝臣,就是四皇子自己也感觉到了,如此,蹦跶的也弱了一些。
太子殿下得以推行了不少的善政。武帝这个人,善政是支持的,太子殿下便也跟他相处的和气多了。只是,这种砸东西,虽然时不时还会发生,不过以前丢的是折子,如今丢的,是砚台。
出了承明殿的门,他去给太后请安,“可是出了什么事情?”
太后笑了笑,“还能有什么事情,做了噩梦,梦见自己死了,你也没有子嗣,被列祖列宗嘲笑了呗。”
太子殿下:“……”
他还不知道武帝会在意这种梦。
太后叹气一声,“他也老了。”
太子殿下默了默,“是,也病了。”
武帝的病就好像一夜之间来的,身子渐渐的不行,太子殿下看着倒是心绪复杂。
不过既然知道了,也就是这么回事,他从太后宫里退出来,发现天空中又开始飘雪了。
太子殿下怔在原地,叹息了一声,慢慢的走出宫,喃喃道:“想来如今是共淋云中雪,相思满白头。”
***
青州,折乌看着头上的雪,骑在马上,骂了一句:“格老子的,又下雪!再下几日,就要出不去了。”
江罕听见她的话,道:“你少骂几句吧,如今正在跟大金和谈呢,被韩将军听见了,又要骂咱们在大金面前丢脸了。”
折乌哼了一声,“咱们都打胜仗了,要什么脸面没有!大金那群手下败将,说话都说不利索,你跟他们谈诗词,他们懂吗?他们听不懂,这不是欺负人没文化吗?还不如骂两句他们还能听懂的,大家一起交流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