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乌腼腆的道了声小喜子辛苦了。差点将小喜子说的跪了下去。
如今满太子府,不,满京都,谁还不知道太子府里新来的侍女。听桑启说,就是皇上和皇后都打听了,但殿下一直将人护在内院里,不肯将人带进宫去。跟着李太监伺候这般的人,小喜子欣喜若狂,怎么敢称句辛苦。
但他不敢表现出来,李太监千叮咛万嘱咐,殿下如今还没说破,他们这些奴才就得有数,要将折乌当做主子,但也不能称做主子。让他机灵些。
小喜子就露出一个欢喜的笑来,拘谨的站在一侧,并不言语,老实巴交的。
折乌也松了一口气,她是个慢熟的人。正要说几句,就见桑启在外面喊了,她便辞别李太监和小喜子连忙出去,跟桑启道:“殿下什么时候会到啊?”
殿下还要上早朝,让她先去书铺等着。他下了朝,就直接过去。
桑启嗐了声,“还早着呢,咱们先过去,免得殿下过去了,咱们还没到。”
这是应该的,怎么能让殿下等呢。
折乌上了马车,等出了府门,才掏出自己的银子数。殿下昨天还借给了她三两银子——她昨天数了数要买的东西,发现自己的二两月钱根本不够。
她叹了一口气:如今月钱根本不够花销。
桑启看她愁眉叹气的好笑,不过人家这说不得就是闺房乐趣,他也不好说破,说什么?说你身上一件衣裳就是京都那些世家女都得不到的绸缎,价值千两?若是说了,他就得跟采薇一般,去庄子上度过余生了。
看破不说破,一直都是他跟李太监心照不宣的。
马车摇摇晃晃到了书铺,桑启就带着她去选书,折乌从来没看见过这么多书!
不过她很快就想到了一件事情:“殿下的书房是不是比这个还大?”
那肯定要大,殿下喜欢看书,搜集来的书占满了书房,桑启便道:“你还记得沈大人吧?他最近来咱们府里来的勤快,我看有一半是为了殿下的书。”
折乌有些与有荣焉。选完了书,付了钱,桑启就带折乌去楼上的雅间坐着。
这书铺楼上是雅间和大堂,买了书可以上楼坐会,他们来的早,楼上还没人,不过等了会,就见楼下开始有人进来了。男的女的都有,折乌好奇的伸头看了眼,就老老实实的坐着继续等殿下。
——因为她听见有人打招呼的时候说了几句诗词,她完全听不懂。她怕到时候万一被人看见了,问两句答不上来的话,她丢丑不要紧,就怕太子殿下待会来也会丢了面。
不过,外面的交谈声实在是对她太有吸引力了。
她仗着耳力好,竖起耳朵——
几个姑娘好像在说书院的比试。
折乌瞬间就期待起来,她们说的是灵山书院。
“这次比试是不是那个折蔓又得了第一?”,一个娇俏的声音道:“我说,沈染,你还比不过一个云州来的乡下土妞?她一个寄居定北侯府的,你若是比不过她,还算的上是京都第一才女么?”
她说完,一个冷冷的声音响起,“秦琪,别胡说八道,她的才情确实比我好,有这等时间说三道四,不如多看几本书。”
——定北侯府啊。
折乌的耳朵就不知道是该继续竖着,还是收回来了。外面的声音细细碎碎,折乌的耳朵到底是继续竖着了。
不过从两人的对话里,她大概也能知道,从云州城来投靠定北侯府的那位姑娘,并不受京都的这群世家女的待见。更何况,她刚来三月,就在比试中拔了头筹,惹的许多人不服气,暗地里叫她乡下来的土妞。
折乌摸摸鼻子——她也是从云州来的。
而且是比云州城更乡下的地方。
不过那位叫沈染的姑娘倒是不错,不嫉妒不诋毁。姓沈的话,应该是沈家的女儿吧?会是那位常来太子府的沈大人闺女么?
她心中想些七七八八的事情,等外面的声音停了,然后收回耳朵,继续专心致志的等太子殿下。
殿下今日可真慢啊。
桑启一直都在注意她,见她听见云州两字就神情有些奇怪后,便暗暗记了下来,猜测是思乡了。等回去跟太子殿下禀报的时候,就能有话说。
殿下喜欢他汇报关于折乌的事情。若他说折乌晨间看见一朵花很喜欢,那黄昏的时候,太子殿下肯定就会带着折乌散步去那边,让她摘几朵回去。所以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桑启琢磨的一清二楚。
这回若是跟殿下说折乌思乡了,殿下该送她些什么呢?云州的特产?桑启脑子里转动起来,准备提前做好准备。
主子一句话,奴才跑断腿。若是跑不好,腿也留不了。不是打断就是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