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乌很不好意思,她摇摇头,“我不喝茶。”
她喝不惯。
太子殿下喝的茶好似都有不同,桑启曾经说,有些茶水是用冬日里从灵山上采集的雪水烧的,有些茶叶子,是专门从深山丛林里采的野茶。味道都有不同。但是太子殿下赏她喝的时候,她也喝不出任何的味道。
太子殿下就让桑启给她备了京都女娘们都喜欢的花茶。她还是不喜欢。
最后,还是李爷爷懂她,给了她一杯蜂蜜兑的水,真甜!甜到了她的心坎里。
李爷爷见她喜欢,也不知道怎么弄的,制成了一些小蜂蜜块,给她装在了香囊里面。
她就从香囊里将蜂蜜块拿出来,“给我一杯温水就好了。”
实在是太好伺候了!小婢女欢喜的走了。
折乌就又重新打量了一下这个院子,然后满意极了。
这里有专门的练武场,听闻还有骑马的地方,而且,小婢女还告诉她,只要她提,这里的笔墨纸砚都是可以供应的——那她就可以省下好大一笔银子。
她高兴的研磨,铺纸,练字,沉稳而干练,看着就让人赏心悦目。
见她这么快就沉浸了下去,两个刘姑娘原本浮躁的心也受到了影响,她们拿出书,也开始读起来。
不过,这两个的识字程度还不如折乌呢!
没一会,就开始卡壳了。
两双眼睛看向了折乌。
折乌:“……”
她有些慌!
字还没学会,就要教别人,幸亏这几个字她都是认识的,于是立马开口,“这是史记里面的,说的是一个典故。”
太子殿下曾经教过她的。
她记性最好了,听一遍就能记下来,所以,殿下不要求她背下史书的字,却时不时的,都会说这些典故给她听,让她虽然不认识字,却知道了许多的东西。
她心虚又十分肯定的说完后,便受到了刘家姐妹的夸赞。
折乌哪里受的住这个哟!
她一个字都没学全的人,竟然被夸学问好!
好在马上就要回去了,她辞别两个人,正要出去,就见门口站着沈染和秦琪两人。
这怎么又来了——
她就问,“有何贵干啊?”
十分的文绉绉。
秦琪没说话,她看了看沈染,走到了一边,道:“快些问。”
看起来不像是来寻事的。
折乌松口气,“做什么呀?”
声音软软糯糯,格外动听。
沈染抿唇,“太子殿下——是不是——”
是不是欢喜你,是不是爱慕于你,才会特许你来灵山书院,得到不属于你的东西。
但是她终究是没问出口,她不知为何,觉得这话难以启齿。
假若是日后她嫁进了太子府里,难道还要问一个侍妾:“殿下是否欢喜于你么?”
她转了转,十分凉薄的开口,“你别仗着自己生的好看,便以为可以——”
折乌就奇怪的看了她一眼。
然后弯起嘴角笑了。
然后,她投桃报李,“你生的其实也挺好看的。我在殿下面前,还夸过你好看哩。”
沈染嗤然一声,“你会那么好心——殿下怎么说的?”
折乌摇了摇头,突然不肯说了。
沈染迫切想知道自己在太子殿下心里的形象,立即追问,“殿下怎么说?”
折乌看了看她,迟疑的问了声真要说吗,见沈染点头,便不好意思的道,“殿下说,我眼睛瞎了。”
!
沈染发誓,她从没见过折乌这种心肠歹毒之人。此仇不报,她对不起沈家女三个字。
作者有话要说: 折乌,乡下姑娘,在她们村,姑娘们吵架都是插着腰吵的,哪里见过这种温和的。
嗐,都是误会。沈染气的眼睛都红了。
一半是因为折乌的恶毒, 一半是因为——她觉得折乌可能没说谎。
没说谎,比恶毒更可怕!
她生来就是高族世女,容貌才情俱佳, 在她的眼里, 满京都都找不出一个比她更与太子殿下相配的人。
太子殿下一直不成婚,她暗暗心喜,她年岁小,等殿下想成婚了,便是最合适的那个。总是要比她的姐姐成为四皇子妃幸运的。
谁知道, 殿下竟然觉得她丑。
沈染的身子都在颤抖。
折乌看着她,再看看日头,又着急了, “你要是没事,我得先走。”
她十分珍惜现在的时间, 一点也不愿意浪费。
太子殿下就在这时出现了。
折乌眼睛一亮, 也不管沈染了,立刻跑过去,“殿下——”
她乖乖的站稳,“殿下,您昨日布置的功课奴婢都做好了。”
太子殿下昨天在睡前给她布置了功课, 折乌一点儿也不愿意让太子殿下失望, 她道:“不仅完成了, 奴婢还将书的后几页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