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他人看好戏的眼神中,魏景和不疾不徐地说,“臣以为,可以腾出天下报的一个版面用来给有需要的商人做广告用。广告便是广而告之,一登报,天下皆知,岂不妙哉。以每个月一刊为准,若报名参与的人太多,可通过竞价来决定最终名额。”
“荒唐!如此岂不是意味着要抬高商人身份!天下报是向天下人传达朝廷时事、政令之地,也是文人圣地,岂能混入低贱的行商之事。”杨御史第一个反驳。
“所以其他人投稿需要从成千上万张稿子里被选中方能刊登,而广告位则需要用钱买。不拘商人还是什么人,也不限只是宣传商号,只要你竞拍下这个名额,那么下个月的天下报上面,广告这个版面便是你的,想写什么便写什么,只要不涉及朝廷要事。就比如家中小儿想让天下人看到他的画,过稿断然不能,我若一掷千金拍下这个广告位,小儿的画便能出现在上面。”
魏景和在这里玩了个心眼,有钱的也不光是商人,还有世家。文人墨客不乏想要拥有名气的,说不准就有些人名气不够,广告来凑。
广告便是他昨夜从安觅那学到的新词。
承光帝思索着这个可能性,越想越觉得可行,也没碍着什么事,就是腾个版面的事。
“这倒不失为一个法子,就是于充盈国库来说便是杯水车薪。”右相说,一个版面能值多少钱。
魏景和又说,“皇上,如今各处石炭矿已能正常开采,朝廷炼铁也用不了那么多,臣以为可以像盐铁一般管制,将石炭矿分为多块采区,承包给有意向的商人购买开采。只有朝廷颁发凭证,授予权利,方为合法,若私自开采可严惩。”
如今石炭只是官营,若能民营不信没有商人动心,别看这石炭不是百姓生活的非必须品,但是到了商人手里有的是法子卖出去。
众人均思索他这番话,越想越觉得可行。
这石炭不像铁和盐,铁要严加管制是唯恐有人私造兵器造反。盐是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以防有人哄抬盐价,造成混乱,或者通过盐来控制人造反,朝廷才严令限制好保证朝廷的稳定。也只有朝廷承认的盐商方能合法贩卖。
而石炭就不同了,即便石炭全面推广开来也对朝廷起不了什么威胁性,如此,魏景和提出的承包制倒是个不错的法子。
“好!”承光帝拍案喝彩,看向魏景和的目光跟看座金矿似的。一开始他看重魏景和可不是因为福运,而是他的脑子,如今看来果然没看错。
但凡涉及矿,朝廷第一个想法就是要控制在官府手中,没想过还可以分区承包出去给人开采,朝廷只需要等着收钱即可。
“户部将各地发现的石炭矿做一个统计呈上来,这个承包价是几何,也给拟出个章法来。”承光帝说完,免不了又赞起魏景和,“瞧瞧魏卿,再瞧瞧你们,魏卿这才是为天下之忧而忧。”
众臣低下头,他们承认脑子比不过这魏侍郎行了吧。
“靖远候,你慧眼识珠,一眼就能看出魏卿有法子。不错,既然如此,接下来负责实地勘察石炭矿的事便交给你了,务必尽快将各地石炭矿的实际情况及大小上报。”
靖远候瞬间面如死灰,皇上这是要发配他啊!
苍天不公!
臣子们再次暗暗告诫自己,惹谁都不能惹魏景和。瞧,靖远候好好一个候爷,都要过年了还得到处去巡矿,太惨了。
魏景和没料到皇上还会替他出气,嗯,这法子没白出。
——
莫老本来听闻魏景和当街打人还想将他叫来训上一二的,听闻他又干出的大事,默默找来往年考题翻阅,继续给他押题,此子考不中状元都对不起他的本事。
而魏家听闻薛舒志被剥夺功名,不能再科举的事,顿时欢呼不已。
魏老大总算知道老二为何要他等两日了,打举人犯法,打白丁没事。他打听到薛舒志的住址就找上门去。于是,薛舒志好不容易醒来又被魏老大狠揍了一顿,看在他家有个孕妇的份上,腿倒是没给他打断。
薛舒志的妻子也顾不上是不是很快就要过年,顾不上自己还怀有身孕,当机立断,将昏倒中的薛舒志搬上马车,离开京城。
薛舒志自此彻底消失在魏家的生活里。
能做到一定地位的商人自然消息灵通,时刻关注政事是他们必须要做的事,所以,天下报广告位一出,有点实力的商家都知道了。
一个个都在思量,这广告位值不值得买。
还有石炭矿,居然可以承包给个人开采,首次开放认购名额只有十个。石炭这东西燃烧比木炭要烧得久,成本也低,哪怕没有被广泛使用,若全天下只有十个人能开采贩卖,自是有得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