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皇宫里里外外全都清扫干净,战死的将士统计好,待诸事安置妥当之后,必以厚葬。”正好上朝的时辰差不多了,这个时候...
“公主,陛下有请。陛下让公主准备一道上朝。”昨天晚上发生那么大的事情,朝中的大臣定然都会蜂拥而至。
正好一鼓作气,有些事情就应该一次性解决。
李初身上的铠甲还沾染着鲜血,听到此言应一声。
朝中的大臣都已经风闻许多事情。只是并不清楚所谓的细节,现在进宫来也是希望有人能为他们讲解一二,到底这一夜里谁是主谋?
“陛下驾到。”一声叫唤,把正在议论纷纷的朝晨全都换回神来,齐齐看向上方。
一身黄袍的武媚娘走出来,跟在他身边的是身着铠甲的李初。
同时还有李哲、李旦、李末,虽然他们神情平静,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见到他们几个总是让人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武媚娘坐在龙椅之上,李初站在武媚娘的身侧,武媚娘扫过座下的重臣,最后落在李哲他们的身上,“太子、相王、太平公主伙同张柬之等人谋反逼宫,被朕所察,而后魏王武敏之与梁王武三思意图弑君,武敏之被安定公主当场诛杀,梁王被擒,如何处置,再行定夺。”
虽然听着武媚娘把昨天发生的一切大致说明,提起这一波又一波的谋反弑君,朝中的想子皆是震惊无比,尤其是李哲他们兄妹所行之事,简直让他们无法相信。
“太子谋逆,废除太子之位。朕要传位给安定公主。”把这些人的罪名全部定下之后,武媚娘更把另一个消息公布于众。
事到如今,皇城内外由李初完全掌控,李初绝对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允许任何人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
有人第一反应就是站出来反对武媚娘的决定,但是有人比他更快。“陛下英明!”
正想反对的人听到一声声的英明,抬眼一看,才发现朝中大半以上的官员都已经赞许武媚娘这一个决定。
什么时候安定公主竟然有这么多的拥护人?明明安定公主已经四年没有出现在朝堂之上?
别说有些朝臣反应不过来,就是武媚娘见到这么多的人,何尝不是满目诧异。
震惊的看向李初,同时在考虑一个问题,这么多年来,李初究竟藏的有多深?在武媚娘以为自己将李初的一切牢牢的把控在手心的时候,李初却已经发展出这么多的人来。
“陛下难道以为我说过,不管将来陛下给不给我这个位置我都要拿到,只是说说而已?”武媚娘的震惊让李初笑了笑,如果不是手中有人有底气,李初怎么敢放出那样大言不惭的话来。
武媚娘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有这么大的势力,你竟然还愿意被我关在府中这么多年?”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能够站在局外,更能看清陛下。”那个时候的李初最盼望的就是能够从局中脱身,武媚娘的排斥不难看出,如果李初真的再进一步的话,或许会和武媚娘正面起冲突了。
弑君之名,或者是弑母之名,对于李初来说都不是好事。所以李初绝不能进一步,不能进就只能退。
把李初困在公主府内,虽然是武媚娘想逼李初出手的一招,何尝不是让李初有了名正言顺的机会可以逃脱困局之中。
被立为太子的李哲会成为朝中上下乃至天下百姓认定的天命所归的人。李初同样不希望和李哲再起冲突,按照武媚娘的性格,武媚娘竟然容不下李初想要成为她继承人的那份心,自然也有可能不允许眼前的李哲成为那样一个人。
果不其然,一切都如同李初预料的那样。李初隐忍多年,方有今日一股作气,荣登帝位的时刻。
“哈哈哈...好,这一辈子能够败在你的手里,我心服口服。”武媚娘在龙椅之上哈哈大笑,何尝不是称赞着李初。也是对李初的认可。
身为皇帝也好,作为一个母亲也罢,知道自己的继承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再也没有比这更让武媚娘高兴的事情。
“陛下,承让了!”李初朝武媚娘作一揖,那是对武媚娘的敬重,武媚娘绝对是一个强悍的对手,如果不是李初有足够的耐心,早就已经败在武媚娘的手下。
今天这一胜,也是武媚娘在有一刻的时候松懈,她想让李初他们姐弟决一胜负,或许是因为年事已高,武媚娘感觉到自己的日子不多了,是时候要选择出一个,最有可能合适的继承人。
如果在这样的危机之下,能够最后胜出的人,必然将来能够引领这个天下百姓过上另一层的好日子。
胜出的人是李初,最让武媚娘高兴,武媚娘凝望着李初平静的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