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人还罢了,作为一个太子,要是连这点事都理不清楚,把一切的过错都归在武媚娘的头上,这样的一个太子,将来只怕会成为一个笑话。
李弘一怔,随之明白李初话里的意思了,立刻地道:“母亲或许做得太狠,可是真正说话算数,决定王氏和萧氏两族生死的人是父亲。”
好吧,总算明白这个道理,知道这样的一件事到底是由谁来说了算,很好。
“可是世人都将错记在母亲的头上,因为如果没有母亲,或许这一切都不会发生。”李弘提醒李初,有些事不是他们不想承认,而是在世人的眼中,哪怕是在萧氏和王氏的人眼里,他们怪的人都是武媚娘,并不是李治。
李初道:“或许你可以这样想,因为他们清楚自己只能选一个人来对付,不敢真正的谋反,至少是不敢对父亲动手,他们只能选择比较好对付的那一个人去对付,这个答案会让你高兴一些。”
李弘……他不想把人想得那么欺软怕硬,可是好像又只有这个解释更合理。
“哥哥,不想让人找你的麻烦,或是不敢找你的麻烦,你要记得让自己变得很强,强得没有人敢轻易的出手对付你。”李初为李弘解释完后,叮嘱一句,李弘无奈地道:“你在胡说什么。”
喝着李初说着胡说的话,李初道:“就算是胡话,哥哥还是听一听吧,没准听着会有意外所得。”
李弘听着怔了半响,看得出来李初说得认真,李弘道:“你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才会不断地让自己变得强大?”
“对啊,就算我是大唐的公主,我的父亲是大唐的皇帝,母亲是大唐的皇后,哥哥是大唐的太子,这些都是身外之物,只有自己拥有握在手里的才是最真实,最真切的。哥哥,只有自己变得足够强大,那样才能真正的立于不败之地。”
李初说得认真,她是一个相信自己的人,不愿意去依靠别人,不愿意成为旁人的累赘,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足够的强大,不用依靠别人,还可以成为别人的依靠。
一个人不能改变旁人的想法,但是可以坚持自己。
李弘确实没想到李初会想得那么长远了,明明李初比他还要小,怎么觉得比他要老练得多呢?
这是错觉是不是?李弘想啊想的,最后还是点头道:“好吧,这些事情的见解上,你比我看得远,想得远,我要向你学习。”
说着学习的李弘很认真,板着的一张脸更是表明他此时的心意是真挚的,并不是一句玩笑话,希望李初可以相信他。
“哥哥只要努力成为一个好太子,将来成为父亲母亲的左膀右臂,一切都好。”李初不能确定李弘说要向她学习的心意能坚持到什么的地步,还是让他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吧,成为一个好太子,作为大唐的子民之一,有这样的希望理所当然吧?
李弘瞪了李初一记问道:“难道我不是在学吗?”
或许到了现在李弘都不知道怎么样成为一个好太子,可是他会尽他所能的去学,更会努力地去做好,成为一个合格的太子。
李初道:“是在努力的学,不过我希望你多想想,不可人云亦云,尤其是对母亲的事。”
李弘知道李初的意思,无奈地道:“关于母亲的事,上官大人说的一些话并没有错。”
这个事情要怎么的议呢?李初在想要怎么把这件事情说清楚了,马车已经停下了,一道轻唤道:“太子,公主,回宫了。”
还是改天吧,李初那天怼上官仪的话李弘看起来听进去的并不多,别人也就罢了,要是连李弘都成为旁人的人,帮着旁人对付武媚娘,那是万万不能的。
宫门口都到了,也就是说他们安全了,李初朝李弘道:“哥哥说的事我们改天再议,总而言之,我们一家子是一荣俱荣,一辱俱辱,你总不会把原先的萧氏和王氏的下场给忘了。旁人都可以对付母亲,独独我们不能,所谓的大义灭亲在我们的身上等同于笑话,要是不想把事情闹得太僵,太过,我们还得帮忙,可不是帮倒忙。”
李弘道:“就你想得明白。”
“说得好像兄长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想来着。”李初认为李弘就是装傻,或许在他的心里,他认为维护李治就是利于大唐,利于天下的,哪怕因此他要和自己的母亲站在对立面上,他都不后悔。
偏偏李初把他不愿意去想,不愿意去面对的一面全都披露出来,不想面对,不愿意面对?只要他真做出那样的事情来,他就逃不掉,完全可能自己把自己坑死。
“德宝公公回来了吗?”李初说完话先下的马车,第一时间地问起德宝,想知道有没有人看见德宝,人是不是平安的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