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往前就是一间间的屋子,安国寺还是很大的,方圆近百里,李治和武媚娘都是信佛的人,地盘只在不断地扩大中。
走了半响,圆胖和尚在一处院前停下,进里面高声地道:“住持师兄,公主前来看望师兄。”
院中没有声音,过了半响一个小和尚走出来,“住持身体病重,不愿起身,还请公主回去吧。”
群里的太后们听到这话都奇怪了,吕太后:“是真的病了,不是被人挟持的病了?”
这一点没有最后确定不能肯定地说是。
李初道:“无事,你告诉住持大师,我来看他更是因为父亲有一样东西让我一定要亲手交到住持大师的手里,因此还是请住持大师一见。大师身体不适,不能出来,我进去就是了,出家人无男女之别,再说我们又不是独处一室,大师不用担心我会坏他名声。”
李初打趣地说来,好在安国寺的人都习惯她开玩笑,知道她并没有什么恶意。
小和尚朝李初颔首道:“还请公主稍候,小僧前去传话。”
“有劳。”李初没要为难小和尚的意思,小和尚要进去问明再来传话,那也是规矩,李初虽然贵为公主,也没有横冲直撞非要进人家房里的意思。
小和尚进去了,没一会儿又出来了,面上带着为难地道:“公主还是请回吧。”
竟然坚持让李初回去,李初微微一顿,随之笑了道:“连父亲要见住持大师,住持大师都不肯见啊。”
“住持说,若是公主一定急着转交,可以交给小僧。”小和尚赶紧把话补上。
李初摇头道:“不成,父亲有言在先,一定要亲手交到住持大师的手里,不可以,也不能让别人代交。所以小和尚,不管你们住持想见我或是不想见,他是都得见。”
说着都得见,李初大步走进院子,不想失礼的,可是不管想还是不想都得做,里面有什么变故若是不看个清楚,心中的大石如何放下?
小和尚就算想拦着,慈心早就上前一步把人推开,其他人再是想拦着也得想想能不能拦得住。
李初直接走入院事的正房,看着门推进去,就在这个时候数个和尚冲进来将李初围起来,领李初前来的圆胖和尚看到这样的一幕完全惊住了,“这,住持处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人,你们都是什么人?”
小和尚大声地喊了起来道:“住持,住持被人挟持了,可是住持不想让公主进来,就是怕公主有个闪失,公主,公主快走。”
想让李初走,倒是能走才怪吧。
李初道:“你们等着我,岂知我是不是等着你们,都还在等什么?”
一问落下慈心立刻已经动手,护着李初在身后,其他人即将围起来想要将李初捉走的人全都反堵住。
两方交手,住持慢悠悠地从屋里走出来,“公主,为何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呢?”
“因为虎不除之必食于人,大师愿意以身饲虎,却不知像这样的人,哪怕再死多几个大师,他们都不会改邪归正。再者这就是一群听令行事的人,你就算想救他们,你也救不了。”
李初看着两方打斗的人,倒是说破这些人的身份。
住持大师无奈地摇头,“世间皆苦,更有数不清的人自寻苦路,公主想要陷入苦海中吗?”
“大师此言差矣,若以大师所言,人生来就是处于苦海中,你让我莫要陷入苦海,是想让我早登极乐?唯有极乐才能脱离苦海,非否?”李初这些年听了不少的佛经,有时候就是听听罢了,没有记在心上,不过听着佛语能让她静心,这也是李初乐意来安国寺的原因。
她是不是一个有悟性的人且不说,但她想要成为一个静得下心来的人。
前来求佛听经的人中不知有多少是真正信佛的,或许更多是陷于其中,想通过一声声的佛经以求静心的。不管是哪一样,安国寺能让人有得,这就能成为旁人愿意进来,愿意留在这里的原因。
住持大师道:“今日前来的公主和先前的公主再不一样,公主心中决定了什么?你要走的路,你想定了?”
没想到啊没想到,李初什么话都没说,住持竟然就能够知道她有什么样的决定,要做什么样的事?
“大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碰上这样的人,李初是百思不得其解,更想去弄个清楚,想知道眼前的这位大师到底是从哪里看出来她有所改变,有所行动。
“气息,公主殿下或许自己无所觉,可是你的气息有所变化,这一点老衲清楚。”住持大师说着话。
群里的太后没能忍住地吐槽:“你们什么话不可以等把这些人解决后再聊,危及的情况下是聊天的好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