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太后:“或许可以理解为悟智大师不想动手,以传国玉玺在向群主示警,我想群主必是在听到玉玺为药引的时候才真正确定悟智大师有问题。”
说到这里萧太后@了李初一记,李初这个时候是没有时间进群信息的,还是得@上一记,李初就算再没空都会进来看上一眼。
李初果然闪个神进去瞄了一眼,一目十行,给了一个肯定的答案是。
萧太后可高兴了,看吧看吧,她就说,有些事看着好像无意,实则也是有意。
吕太后:“能给群主示警,这人就是不想害群主,可是不想又不得不做,其中的原由,一言难尽,还得细细的查。只是这么样一个安国寺,往后就是再来,也不复曾经的平静了。”
像这样的佛门重地,原该远离世俗的纷争,原该安安静静的给人一个放松的空间,到了现在,一切都变了,往后的安国寺会如何,怕是没有人敢说。
李初让太医们全都为侍卫解了毒,慈心道:“公主此来安国寺并未听经,若是这般回去,妥当吗?”
哪怕慈心是第一次陪李初来安国寺,往常并不知道李初来安国寺是做什么,总是听过的,而且这件事是从李初死而复活后一直都在做的一件事,这一次没有听经就离开,会不会对李初有什么影响,这是慈心忧心的。
李初道:“听与不听,佛在心中,自有庇护,眼下悟智大师圆寂,安国寺中谁还有心思为旁人讲经,我们此来的目的算是达到了,不好得寸进尺,该走了!”
就算安国寺有人牵扯其中,以死赎罪,还有什么不足,李初不喜咄咄逼人,更不想把太多无辜的人牵连进来,见好就收,便是如此。
慈心不敢置喙,李初说什么她只要跟着照办就是。
李初一行往寺外走去的时候,和尚们都往内涌来,李初并没有拦着他们,没有去看一眼悟智大师,在经过佛殿前,李初还是朝佛三鞠躬,算是为悟智大师祈福了。
不过,出了寺门,车驾都在外面,李初并非大张旗鼓的打着公主的名号前来,安国寺的人知道她是公主都是因为自小看着她来,知道每月的初一十五,不管是有多大的事,李初都会来这一趟,旁的人,知道得不多。
卫因在李初要上马车的时候行来,激动地道:“公主,成了。”
不管是有几拨的人,为着什么而来,李初就算在明处,让人人盯着她,她还是有办法把暗处的人引出来,一个都不会放过。
“好!”事已至此,李初真觉得高兴,当如是,自当如是,不枉她做饵一回,怎么能让他们逃了呢。
李初立刻上马车,“回宫。”
布局完了,是时候收网了,她想出引敌的办法,李治和武媚娘就算不把他们的计划全告诉她又如何,她还是照样的有办法配合他们把人全都引出来。
岂不知李初一番的操作传到李治和武媚娘的耳朵里,武媚娘和李治在得知李初完全不知道敌方的部署下,竟然用着将计就计把暗中的人尽都引出来了,李初虽为饵,亦为执棋者。
“好!”李治得知只有这个好字,满心都是对李初的赞赏,不枉他这么多年来一直把李初当作李弘一样的教导,李弘学到几分李治不能确定,可李初学到运用人心至此,可以出师了!
李治和武媚娘原本的计划只是让人护着李初,不管有多少人接近李初,全都盯起来,只要有确凿的证据就把人扣住。
至于李治到底安排了多少人护着李初,又让多少人藏在暗处盯着人,这一点最清楚的人是德宝。
有过一次过失的德宝这一次备下护着李初的人,没人能想得到到底有多少。
李初并不在意,她每一次做事情的时候只让慈心和卫因和他们所知道的人联系,把她的想法告诉暗处的人,让他们配合,只要他们配合,他们想做的事都能够做到,如此而已。
借以外力,不问究竟,只行我事,这就是李初,恰恰就是李治最满意的地方。
外面的环境,身边的有都可能会改变,但是本质是不会变的,只要捉住本质是什么,那么就没有什么是一个人做不到的事。
李初知道盯着她的人都有什么目的,包括李治,武媚娘,还有想对她动手的人,也正是因为明白,所以在动手的时候,李初利用他们各自想要达到的目的,以此而令自己也达到她要的目的。
“这一次把幕后的人揪出来,这是你的机会,不要再让朕失望。”李初以身犯险把人引了出来,这是多么的难得,李治不可能由着这些人再继续藏在朝中,令他寝食难安。
“是!”德宝赶紧的应下,保证自己一定会做好,不会再让李治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