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_作者:意元宝(238)

2021-01-20 意元宝

可是吕太后岂能轻易放弃,眼下看不见,不能@一记,李初被震动得只好进来看一眼,好吧,吕太后每回对于武媚娘动手出击的时候都特别的兴奋,她要习惯。

“看,我做到了,打着为国的名声,既让他们往偏远处为官,还能收拢一波民心,他们一辈子都别想回长安来。”武媚娘既然开口说起往事,不介意说得再仔细一些,让李初尽都知道她到底存着一颗什么样的心,又希望将来怎么对付武家的人。

“母亲不让他们回来,为何让武承嗣和武三思回来?”李初想起武家的另两个人,两个同样让李初恶心不喜的人,想知道武媚娘打算怎么对付他们。

武媚娘看向李初道:“有两个原因,一则是想看他们骨肉分离,而且武元庆和武元爽心里有数,他们清楚我是个记仇的人,我把他们放到偏远之地为官,却把他们的儿子留在长安,他们会害怕,恐惧我出手伤人,让他们吃苦,不仅是身体上的苦,还有心理。”

真是什么话都说出来了,李初认可道:“挺好。”

没什么不好的,弱势的时候叫人欺负还不了手,支撑武媚娘忍下来的就是报复,她要忍着,过了一时,将来她一定会把一切都还给他们。眼下武媚娘只是做到她想做的事。

其实相较武家兄弟当年对武媚娘做的事,武媚娘并没有特意动手,武家的人相争相斗,父子相疑,相互埋怨,更多是因为他们自己。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武媚娘早就已经不是昔日那个叫他们欺负得连还手余地都没有的人,眼下的她只需要静静看着,能不能撑过她施加的压力,能不能活像个人,只看武家人自己的本事。

“其二,我是皇后,总要有自己的人,武三思和武承嗣,但凡他们足够聪明,用还是能用的。”是的,这才是武三思和武承嗣能够留在长安,一直没事的根本原因,武媚娘需要自己的人。

李初道:“母亲的可用或是不可用,和臣子一样吗?”

敏锐的察觉其中的不同,李初思量半响问出来!

武媚娘瞥过李初一眼,“一样也不一样。将来你会知道的。”

不打算现在和李初说个清楚,是觉得没有必要,还是认为不合适?

萧太后:“武后啊武后,这是哪怕现在没想过自己将来要当一个皇帝,该准备的人家早就准备好,压根不需要人操心。养臣子为己所用,那是为国,养武家的狗是为了自己,可以在合适的时候用狗咬人,她还不用担太多的恶名。”

只能说,能成为一个皇帝的女人,中国上下几千年仅此一位,本事能力,不容小觊,臣子和狗,她都得养。

李初正好想不明白武媚娘因何不说,虽然有些想法一闪而过,依然没能定下来,赶紧闪群里想求大佬们指点一二,结果好啊,确实如她所想,武媚娘把臣子和狗分得很清楚!

“好!那人我带回去。”李初已经从萧太后那里得到确定,自己的想法和武媚娘的想法并没有差别,武媚娘在做多手准备。

至于一旁已经有个小宫女带着李初领回来的小女郎,此时立在一侧,就等着李初把人领回去。

“回吧。”武媚娘说完人已经慵懒的靠在榻上,挥手让李初自便去。

萧太后提醒一记,“群主群主,别忘了最重要的一件事,你求武后帮你在高宗面前说好话,否则高宗真不让你出宫,你岂不是凉了?”

凉了什么的,关乎一群太后的利益,万万不能忘记的,请李初一定要放在心上。

宣太后:“你急什么,李治分明是想给群主一个教训,好让群主从今往后都记得不再以身犯险,他就是想拦,他能不清楚自己拦不住群主?”

吕太后同意,“想教训女儿的皇帝,无可厚非,谁让群主太得瑟,把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适才看到炸、药的时候我都吓着了。”

虽然从前不知道什么叫作炸、药,跟李初混了那么久,没少被科普,更别说还有一个时时刻刻想表现一下自己的存在感的系统,吕太后她们不懂的东西,系统肯定会告诉她们。

宣太后:“就是,群主太不把自己当回事,谁能像她这样以身犯险,差点把小命搭上的,要是换了是我,哪怕拦不住人,必须也得让她牢牢的记住教训,得让她一辈子都不能再犯同样的事。”

都是当父母的,想法自然是互通的,李治的所做所为,在太后们看来,完全可以理解,也是必须要做的,否则李初往后肯定会一犯再犯,一准学不乖。

像李初这样的人,聪明是聪明,可是就是因为太聪明,所以才要有人管着,无法无天,再加上她又懂得人心,一去再去,早晚有一天会把自己的小命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