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媚娘说得真诚,至少在李治看来没有半分的虚情假意。
“媚娘有一颗为天下,为百姓的心,朕一直都明白,朕愿意和媚娘并肩而行,因为朕明白媚娘有能力,更能帮到朕,朕可以理解媚娘想成为真正可以配得上朕的人,在内能为朕安定内宫,在外可以为朕安抚朝臣。但朕,不想媚娘站在朕的前面。”
总有一些度不能越过,从前李治没有把话说出来,只会用事来提醒武媚娘。但是李初劝过李治,希望李治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把话说出来,只有说出来,对方才能真正明白你有什么不能容,不会在你一开始说明白的时候踏过底线。
武媚娘微微一顿,“妾一直觉得皇上看重妾,让妾成为你的皇后,妾不能做什么,独独可以为陛下挡在最前面,为皇上承担所有的骂名,只要到最后能让陛下最看重的大唐江山稳固,妾怎么做都可以。”
夫妻之间总有自己的想法,他们都以为自己了解对方,实则到了最后才意识,他们认为的了解实则不然。
李治的脚步停下了,武媚娘轻声地道:“皇上对妾很好,妾也想对皇上好。皇上能给妾身份地位,妾能给陛下的仅是为陛下走在最前面,纵有再多的辱骂都冲妾来。”
是啊,李治什么都不缺,武媚娘能给李治什么?
李治握住武媚娘的手一紧,“朕并不知……”
“妾亦不知原来皇上并不喜欢妾冲在前面,并不喜欢妾为陛下做的事。妾一直以为皇上是喜欢的。”武媚娘听着李治开了头,即不愿意再瞒着,将自己的想法,那份心,想为李治的心,尽都说出来。
李治一叹,目光转向李初,“原来正如初儿所言,我们相互之间最缺的竟然是坦白直言。朕不知你的心,你亦不知朕之意,相互揣摩,到最后已经完全辨不清到底初衷是什么。”
其实有些事的后果早就已经显露出来,上官仪一事即是最好的证明!
但是那仅仅是一个开始,并非结束,现在李初不知面前的李治和武媚娘为何而突然说出心里的话,不过在她看来是好事,再好不过的事。
萧太后:“我怎么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当皇帝的人会无缘无故剖开心扉和你说心里话,真心话?”
宣太后:“一般都不会,就是不知道在群主进来之前他们到底在谈什么?起了冲突,冲突是什么?”
李初给不了解答,而李治道:“泰山封禅媚娘想作为亚献参加,我同意了。”
李初同样在想李治和武媚娘之间的事时,李治和武媚娘转话了话题,封禅一事意味着什么李初自然明白,自秦始皇之始,为表帝王的功绩,但凡立下功绩的皇帝,国富民强,定都要往泰山封禅,以表天地神灵对于皇帝的认可。
说来说去就是套路,千种万种的套路,中心思想都是弘自己的功绩,千方百计的让天下人认可自己,由此达到自己地位稳固的目的,李治要借此行事,武媚娘更是在其中插上一手,只为自己。
李治现在说着同意,之前难道他不同意的?
心存疑惑,李初只管低着头没有敢问出来,也没有她问的份儿。
“妾谢过陛下。”武媚娘不料李治竟然同意了,武媚娘没有犹豫,立刻谢过李治,即要拜下,李治连忙将她扶起来。
“你我之间不需要行此大礼,媚娘一直都做得很好,为朕,为孩子们,为了大唐,你已经尽心尽力,朕能给你的朕都会给你。”李治的话音落下,武媚娘微微一怔,随之而来的是一种不能确定。
李初目光一闪,能给你都会给你,言外未尽之言是不是在说,不能给给你的,你不能想,不可能有其他的念头?
心中虽存有疑惑,李初依然没有插话,只是内心的震惊不轻,她需要安静。
“是,妾记下了!”武媚娘神色很快恢复平静,冲李治轻声地说起,言语中尽都是肯定。
“好,媚娘为朕更衣吧。”要说的话已经说完,其他并没必管要再讨论,李治的注意力转回李初送来的衣裳上。
“初儿为媚娘所制的衣物让朕惊为天人,朕想看看初儿为朕所制之物,比起媚娘如何。”李治恢复慈父的面孔,面对李初送来的礼物充满期待。
李初不想面对适才的局面,因而赶紧的开口道:“父亲,女子衣物同男子的衣物原本就不是一样的,岂可一概而论。”
李治回道:“纵不可一概而论,总不会差别太大。”
李初不能认了,接着再道:“男、女有别,衣裳原就不可比。”
说得李治哭笑不得,反问起道:“男、女有别是用到这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