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初一记,想让李初别把合适的人选忘记,贺兰敏之绝对可以用来顶的。
吕太后:“你是看中贺兰敏之什么了?一直在推贺兰敏之?你喜欢贺兰敏之就想让群主喜欢了?”
萧太后无力:“群主要是愿意让我把以后发生的事说出来你们立刻明白我是为什么,群主不乐意,我能怎么办,说了来顶,肯定是能顶的,群主相信我一回。”
要不是李初有规定不许和她说起未来的事,她至于那么难解释?
孝庄太后:“你想打的主意我明白,可是你要明白一件事,贺兰敏之是群主想用的人,不是她想杀的人。”
旁的人能说她们是不知道未来的事所以不能理解萧太后一直让李初拿贺兰敏之来顶是什么意思,孝庄太后只怕比她还要更清楚诸事,孝庄太后都不认同萧太后,有什么好说的?
李初被@了一记,进来看完微微一顿,她的为难太后们都能明白,解决的办法她们都已经给出,可是对李初来说,她们的办法都不是她要的。
“初儿,你和弘儿一样,你们都有自己要走的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谁都躲不过。现在你可以选,否则到最后只能我和你父亲帮你选。”二选一,李初定是要做一个决定的。
李初低下头不想作声,李弘瞧出来,同李初小声地道:“你比我好多了,父亲和母亲都让你先选,选定再说,我是父亲和母亲都已经定下才让我选。不合适才换。”
和李初比惨什么的,李弘何尝不是没有办法!
李初抬眼看过李弘,目光微敛,李弘伸手拍拍她肩道:“要不你告诉我你喜欢什么样的郎君,哥哥帮你挑。”
一心想帮李初,可是他们都不明白李初想要的,李初朝李弘轻声地道:“此事我自己解决。”
真是够了啊,十二岁她竟然就要为自己的婚事操心了!
不行,她要找个合适的机会解决。
武媚娘瞥过李初一眼,看着李初目光流转,不知打的什么主意,嘴角弯弯,她倒极想看看,李初要是不乐意婚事会怎么做。
元旦之日,大明宫喜气洋洋,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经过多年的励精图治,大唐国力更上一层楼,往来大唐的他国人不计其数,而且大唐朝廷任职的他国人并不少,知元日大朝,得以共聚大明宫这座举世罕见的宫殿,见到大唐最至高无上的皇帝和皇后,更是他们无上的荣光。
武媚娘随李治临朝共享内臣和他国使臣的叩拜,大唐的皇后,她和李治一样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大朝之后,开始在麟德殿设宴,大唐风气开放,并不曾分席,男人也罢,女眷也罢,共聚在麟德殿内,看歌舞升起,音声入耳。
“尊贵的大唐皇帝陛下,来自突厥的使臣希望能得到皇帝陛下的眷顾,皇帝陛下的准许,让我们可以回去告诉我们的子民,我们突厥和大唐已经结为友邦。”歌舞已经换一波又一波,酒亦过三巡,见到大唐的大场面,理所当然即有人开始说正事。
李初坐在李弘的身侧,一旁的李贤还有李显李旦七嘴八舌的讨论今晚碰到的各种形形色色的人,显得极是好奇。
李旦闹腾得有些累了,正坐在李初的怀里有一搭没一搭的问起李初各种问题,比如跳舞的歌伎为什么能飞起来,为什么他飞不了?
好在这些问题李初早就已经应付过,李显当年都问过的问题,现在对答起来没有压力。
“何事令使臣如此郑重,且说来听听。”李治对于客气话早就听多了,亦麻木了,不会因为某个人几句好话即不管不顾的点头答应下某件事。
突厥的使臣一口流利的雅言,闻来朝李治施以突厥最高的礼节,“皇帝陛下,听闻你的膝下有一位美丽的安定公主,是你的掌上明珠,吐蕃当年求得文成公主出塞,多年来吐蕃同大唐的往来越发亲密,突厥强盛远在吐蕃之上,亦向往同大唐永结好友,万望皇帝陛下准许。”
谁都没想到突厥竟然是求亲而来的,求的竟然还是李初。
群里的太后们一下子全炸了,“求亲,莫不是在开玩笑?”
宣太后:“自来结两姓之好,互为邦交,和亲的事早该习惯。”
吕太后:“和亲一事最让人恶心。”
想当年她何尝不是碰到过同样的事,突厥是匈奴后人,牧马民族的行事风格从来没有变过。
萧太后:“和亲能解决问题的根本?不过是耍人玩罢了,即想要他们的人,更想既他们的希望。”
孝庄太后:“可是对于男人来说,只要能争得一丝希望,可以为自己的国家争得暂缓之机,让他们做什么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