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_作者:意元宝(311)

2021-01-20 意元宝

武媚娘道:“此事我来处理,杨家的人丢了一个女儿,夜里不便进宫寻人,现在也该寻上来了。”

眼下的皇帝和皇后心情都不好,可是再不好他们都得忍着,处理一件接一件的事。

“父亲,母亲,此事虽由狄仁杰查查,孩儿想一同查问。”李弘在此时出面相请,他要从头到尾弄清楚此事到底是意外还是有心人有意为之,若是有心人为之,又都有谁牵扯其中?

李初同样想掺和,因此跟着道:“父亲,母亲,孩儿也想跟着弄清楚,把手伸进大明宫内的人,是不是和上次的那些人一样,竟然有漏网之鱼。”

不提到上次还好,提到上次,李治的脸色大变。

德宝拿账本回到宫里竟然被人抢走,在宫中发生的事,哪一件都不是小事。

虽然上次的时候好像他们将人一网打尽,实则到底有没有漏网之鱼,谁都不敢保证。

李初有意的提及,心里何尝不是担心,担心就得查清楚。

“你们两个为何掺和进去!”李治是不同意的,毕竟听起来即可知此事会有危险,既然会有危险,一个李初好说,李弘都忍不住了,李治额头不断地跳动。

武媚娘显得无奈地道:“弘儿,你知道危险吗?”

选择性不问李初,谁让李初最近一段时间做的事,件件都算危险,问她怕不怕,不用问都能知道。

李治抬起头迎向武媚娘道:“母亲,成为大唐的太子,在一定程度上同样是一件危险的事,如果我连一桩关乎我的案子因为危险都不敢去跟着查,父亲,将来我如何能担得起大唐的天下?”

问着李治,他很清楚可以做决定的人是李治,只要李治点头,一切都可以,若是李治不同意,此事免谈。

听到李弘问起李治的意思,武媚娘当即不再作声,李弘都能明白的问题,武媚娘能不明白吗?

她不想让李弘插手此事的原因李治同她一样的,纵是一样的原因,最后如何做下决定,决定权在李治的手里。

“弘儿长大了,愿意面对危险,不怕危险,朕很欣慰。好,你想跟着学习,想看清楚天底下究竟有多少人要看我们李家的笑话,要看你的笑话,很好!”

李治是欣慰的,因为眼前的李治虽然愤怒,但他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寻到真相,如何能让自己知道,究竟他是败给了谁。

“多谢父亲。”李弘愿意去做的事,李治可以同意,李弘的内心是欢喜的。

李治虽然眼神不好,依然看李初一眼,李初道:“我跟着哥哥,帮哥哥一起。”

反正李治本来就想让李初多帮着李弘点,且李初的本事,额,相对李弘总是让李治放心许多。

已经点头让李弘去做的事,李治立刻朝李初道:“跟着弘儿,一切都听弘儿的。”

总得像样的表达一下李治对李弘的看重远在李初之上吧,而且兄妹兄妹的,当妹妹的原该听哥哥的。

“是!”李初乖巧的应下,“贺兰敏之要关哪里?”

真心只是问问,李初没有其他的意思。

李治握紧手道:“关入大理寺,连同他们一道关进去。”

是啊,得一起关进去,君不见李弘虽然没有上前来揍人,但显然李初打了贺兰敏之一拳颇得李弘之心,李弘的脸色一下子好了许多,别以为李治看不出来就感觉不到李弘情绪的变化。

“德宝,亲自把人送过去,一路上不许任何人和他们接近,你明白。”李治叮嘱一声,更多是让德宝小心,现在李治要把案子交给狄仁杰查查,那么他即不问。

“父亲,我们先问问,再把人押走吧!”李初看李治已经全权将事情丢出去的意思,赶紧开个口。

捉紧时间问问,不能确定把人送去大理寺的时候会不会有意外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先问一遍,正好在案发现场,该问的,该听的,全都听完再送走,下一次他们怎么说,供词能不能对上何尝不是一种验证的办法?

“案子你们想参与,你们认为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不必事事问我。德宝留下听命。”要不要把人带走,要不要把人关起来,德宝都听李弘和李初的。

李治站起来准备离开,武媚娘道:“此事妾想留下来听听。”

“皇后随意。”李治准备走或许有别的事,武媚娘要留下,想听听案子,即做就是。

“恭送皇上!”武媚娘得李治同意,恭敬相送,李治点点头,李初和李弘亦恭送之。

李治一走,武媚娘看过李治和李初,“弘儿,不管事情如何,你若心中烦闷便打贺兰敏之一顿,不可闷在心里,闷坏自己。”

贺兰敏之已经挨了两拳,嘴角都出血了,李初适才提议让李弘上前揍他,李弘没有正面回应,原刚要松口气,没承想李治刚走,武媚娘再接再厉想让李弘动手揍他一顿,眼神往武媚娘和李初身上转了转,真不愧是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