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中传言,太子不如公主。连皇上都叹息公主惜为女儿,若是男儿,太子之位必定易主。”武媚娘一个掌管内宫的人,最是清楚不过宫中的流言蜚语。
李初惊得心都要跳出来了,看向武媚娘,“母亲把流言压下了吗?”
武媚娘摇摇头道:“为何要压?”
为何问得李初想捉头,怎么能问为何呢?
李初赶紧的道:“本意挑拨的话,传扬出去天下人会怎么想,怎么看?”
武媚娘风轻云淡地接话,“非是流言,而是事实,有人说出事实有何不妥?”
想挑事吗?武媚娘想挑事?
李初惊得看向武媚娘,以确定武媚娘在想什么。
武媚娘不紧不慢地问起李初,“你父亲最忌讳的是什么你知道?”
突然提起李治,李初脖子微僵,艰难地转头,“母亲?”
武媚娘道:“玄武门之变,你父亲同样从夺嫡里走过来的,李家的人为权在争,为权在夺,但他们最怕的又是为了权力起的争夺。弘儿仁厚,恰恰是你父亲最喜欢的,可是如果他连你都容不下,他能容下谁?”
她指的何人,不用人提醒李初都知道。
李弘,李弘啊!李初一直不喜欢去试探人心,因为人心易变,从未触及的底线一辈子最好都不要去碰,不碰一切都会没事。
可是她不想去碰,别人总会千方百计的让人去碰,比如武媚娘!
“初儿,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和平共处,与人为善的,世上的恶人永远都比好人多,恶人,千方百计就想看人争,看人斗。瞧今天的一出戏,一环扣一环,说没有人在其中推手,你相信?”武媚娘仅仅想告诉李初,不是所有的事都能像李初想的那般简单,李初不想和人争,想和人和平共处,有几个人愿意配合她的?
“母亲,你知父亲不喜为何,放任不管难道父亲不明白你的想法?”李初提醒另一点,或许现在的李治尚未知道流言,但若放任流言下去,李治不能明白武媚娘何意?
是,武媚娘不在意李弘是何想法,有锻炼李弘的心,顺便让李初明白,诸事不会因为她一人为善而改变。
但是别把李治忘记了,李治多聪明的一个人,武媚娘做事有何目的但凡一闻他就知道。
李初提醒得武媚娘很对,武媚娘幽幽地一叹,“你父亲啊,确实不能不说。所以我已经让人告诉他。”
……已经告诉过李治了?那即好,李初不用在李弘的事没有查清时再为武媚娘提心吊胆。
“过来。”武媚娘唤李初一声,李初正在消化武媚娘透露出来的信息,武媚娘一唤,李初原是立着,乖乖地走到武媚娘的榻边去。
武媚娘看着走来的李初,听话聪明,最重要的是,不管别人怎么说,她想好的,打定的主意并不会轻易改变。
不改最好,她都把话说到那样的份上,李初连变的意思半分都无,她原先说的话没错,李初是她最信任的人,亦是最可信的人。
看她都把话说到那般份上,李初无意变,不想变。
“不需要变,初儿便一直如此,一直一直。”不能否认李初说对的一点,武媚娘希望李初不变,对李弘不变,对李治不变,对她亦不变。
李初想都没想的答道:“好。”
她没想过要变,有人想要她变容易?
“累一天了,回去歇着吧。”得到李初肯定的回答,武媚娘即将人打发了。
李初乖乖地听话从武媚娘处退出来,回到房间就她自己的想法,她征询群中几位太后的看法,“我怎么觉得我母亲有什么大招憋着?”
吕太后:“或许贺兰敏之和杨苗的事她知道风声?”
宣太后:“听出来李弘和那叫永欢的内侍非同一般,我们竟然一直没有发现?”
萧太后:“龙阳之好,断袖之癖,啧啧,群主你懂得真多。”
李初:“萧太后能正经点吗?现在是说这些无关重要的小事的时候?”
萧太后:“不然,你怎么懂的暂且不说,李弘看起来挺正常,那你想过永欢怎么回事?”
吕太后抢答,“萧妹妹的意思是会不会有人有意教坏李弘,只是目的没有达到,干脆换另一种办法毁了李弘?”
没想到啊没想到,有一天竟然要吕太后为萧太后解释一二。
宣太后:“很有可能,毕竟毁掉一个太子,让他德行有损,李治怎么养儿子的他自己清楚,满朝臣子不傻,同样看得分明,如此情况下,要是毁了一个太子,剩下的都是没用的人,对他们不好?”
着在臣子的立场考虑问题,谁能说有什么不好?
孝庄太后:“从李弘下手,彻查李弘身边的人,一个永欢仅会是开始,一定有别的事等着,只要寻个合适的机会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