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_作者:意元宝(332)

2021-01-20 意元宝

好,狄仁杰已经查得差不多,李治容不得人一拖再拖。

“慈心。”李治一声令下,慈心立在一侧,知情知趣的上前扣住杨思俭,在他完全没有反抗余地的情况下从他的袖中拿出一方帕子,送到狄仁杰的手里。

狄仁杰原本就站在杨思俭前面,慈心一动手他即往后退一退,慈心将帕子送来,狄仁杰将手中的帕子和慈心拿来的帕子相对比。

“杨大人,一样的绣工,一样的绣着一个思字,你依然不想说话?”狄仁杰亮着帕子让人尽都看清楚,再一次的问起杨思俭,不想杨思俭和杨苗一样,杨思俭道:“狄大人要是有什么证据确凿的只管拿出来,我没什么好说。”

不说便不会留下破绽,也就不需要解释。

狄仁杰转身朝向上座的李治,“陛下,太子宫中的永欢并非自尽,而是有人将其勒死后挂上去的,在他的房间里寻到此帕,臣前些日子同杨大人一道下朝时,见过杨大人拿过类似的帕子,因此记下,不想果真是杨大人。”

见过一次的东西即记下,更能在事发后串连起来。

宣太后赞赏地说起:“这狄仁杰是个人才。”

吕太后:“但不知忠心如何。”

萧太后:“忠心更是万里挑一的。”

如萧太后从来都不会说好话的人夸起一个人来,此人定然是万里挑一的好。

杨思俭依然不作声,狄仁杰不紧不慢地道:“杨大人的手背上有捉痕吧?”

话音落下,杨思俭连忙以袖掩手,狄仁杰不由分说地上前去,提起他的手来,杨思俭想往后撤,慈心将他管制得不能动弹,手由狄仁杰仔细查看,果然双手都有捉痕,可见血肉。

“你在勒死永欢的时候被他拼尽力气的挣扎,才在你的手上留下诸多伤痕,没有人疑心到你的头上还罢了,但凡一查,立刻能够查出你和此事有何关联。”狄仁杰亮出各种各样的证据,人证物证,都可以证明他杨思俭到底做过什么事。

“此事查至此,臣已经明了为何。杨大人本意要借杨女郎一事挑起皇上和太子的误会,其心在于世族。陛下自打击几伴辅政大权后,致使皇权巩固,世族之势一去不返。”轻轻瞥过杨思俭,原本平静的人随狄仁杰的话音落下,隐隐有了变化。

狄仁杰再接再厉,“若能挑起太子与皇上相争相斗,可利于世族再起,杨大人死而无憾。”

理由,相争相斗的理由即是如此,狄仁杰在知道他们存的竟然是此心时,何尝不曾震惊。

朝廷稳固,皇帝睿智,他们竟然觉得千般万般的不好,想复从前世族的荣光,世族是荣光了,天下百姓将痛不欲生,生灵再将涂炭!

狄仁杰心中的震惊无法言语,杨思俭在听到他说的死而无憾时,终于正眼看狄仁杰一回。

“不错,没想到狄大人竟然懂得我的心。”满是引以为荣,甚觉得自己能够为了世族舍身就义,连唾手可得的权势都弃了,多么的伟大。

“我看你就是一个疯子。”狄仁杰一直都表现得和善,但涉及天下,为人为臣他没能忍住地破口大骂。

天下太平得来不易,为人臣子最思的是守护太平,像杨思俭的等径,即有负朝廷,更有愧于天下。

杨思俭目光掠过在场的人,冷笑地道:“没想到啊没想到,大好的一个计划,只是短短两日竟然被你们识破了……”

“识破不见得,此案有些疑点想请教你。”狄仁杰打断杨思俭将要出口的高谈阔论,他确实还有疑问。

杨思俭话被人打断倒不见怒意,反而问起道:“还有狄大人想不透的事?”

狄仁杰沉着地道:“蒙杨大人看得起,狄某确实有些问题想不透,比如贺兰公子到底是真不知你们的计划,或是你们的帮凶?”

贺兰敏之来到现在连个礼都没有,可是他站在那里纵然不发一言,亦没有人会忽视他。

乍然被点名,贺兰敏之道:“为何狄大人不问我?”

为什么的为什么,狄仁杰目光幽深的盯了贺兰敏之半响,“贺兰公子并不愿意说实话。”

贺兰敏之莞尔一笑,“他们同样不会和你说真话。”

指出狄仁杰思虑不周?

“至少他们不懂贺兰公子究竟有何打算,问他们,总能从他们的话里辨别到有用的信息,确定得了你到底是不是无辜的人。”狄仁杰自有思量,贺兰敏之心中的想法让狄仁杰拿不准。

“我分明说过我对前天夜里发生的一切一概不知。”话,贺兰敏之说过的,难道不足以表明他的态度?

“是啊,杨女郎身上的香料能够迷人心志,可是必须闻到一定的时间才能发挥它的功效,贺兰公子身上残留的香气,并不是与人接触沾染的,是有人让你服下乱人心志之物,因此你才会不知前夜诸事。我只是想知道,能让你服下此物的人是何人?”狄仁杰层层剥茧,只为将案子查个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