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问李初都能确定李治定想从杨思俭的嘴里问出他的背后到底有多少的人,不查可以不查,但得心里有数。
“我正有此意。”能从杨苗的嘴里问出杨苗所不愿意说的事,李初或许也可以从杨思俭的嘴里问出来杨思俭不想说的话。
李治握坚拳头来回跺步,李初询问道:“父亲拿不定什么?”
李治猛地停下来,直言不讳地道:“贤儿。”
是的,李贤,李治最最担心的就是李贤,李初道:“父亲,贤儿虽然有心,但他不至于一出手即狠绝至此,我相信贤儿的。”
李初一直注意李贤的神情,她愿意相信李贤,希望李治也能相信李贤。
“弘儿的身体往后不宜操劳,贤儿,不能给他机会,往后诸事你多管些。”李治思量再三,终是下此决定,论相信一个人,李治最相信的人是李初,况且李初有能力,与其让旁人来做,把人心养大,不如让李初来。
太后们听到李治的话都要高兴坏了,吕太后:“好事好事,天大的好事,群主快点头答应。”
一个劲的希望李初能够答应,着实此等好事,可遇不可求。
李初没理她们,倒是不解李治为何突然起此心思,“父亲为何突然想要我多做事?”
李治的神情柔和,“因为初儿是我最相信的人,也是弘儿最值得相信的人。”
相信两个字对李治来说很重。为帝王者能够相信谁?独独不过李初罢了,李初心里放着父母,兄弟,心心念念都是他们能好,大家都能好。
一颗真挚之心,最难得莫过于此。
“弘儿是你的哥哥,我愿希望他将来可以护住你们,但是他的身体出了问题,便只能希望你将来护着他。对贤儿他们几个小的来说,你是当姐姐的人,护他们周全,只更能靠你。”
李治为李初解释清楚,若非没有办法,他不想让李初背负诸多的,但是他寄以厚望的太子染病,他能如何?独独只能想方设法为李弘寻一个帮手,会一心一意为大唐,为李家的人。
左右衡量,再没有比李初更好的人选,李治即不犹豫,立刻选定李初。
李初震惊不小,睁大眼睛,不太确定地问道:“父亲是认真的?”
“如此大事岂能儿戏,初儿可愿意帮我,帮弘儿?”李治想好,下定决心,更多得问问李初是否愿意。
太后们疯狂地@李初,巴不得李初立刻点头答应下,想想任务,想想武媚娘将来,李初怎么能不捉住机会发展壮大,成为一个举足轻重,有本事改变大唐的人。
“愿尽我所能,护卫大唐,为父亲,兄长解难。”李初郑重地单膝跪下,接受李治的重托。
李治老怀安慰,亲自将李初扶起来,“好。突厥那边的人不必再理会他们,美人计传扬出去于你的名声不好,不值得。”
若只是一个寻常的公主,使一使美人计能得攻破突厥的办法,用一用无妨,可是现在的李治想让李初开始做的事,不能,也不可以让李初的声誉受到损失。
李初道:“父亲,就算不用美人计,我还是想见一见贺着太子。想借我们势的人,见一见无妨,最好让他回去帮一把苏将军未无不可。”
李治阻止李初的原因是不想李初名誉受损,除此之外,他适才说过的,李初想做什么都可以,只要她想去做。
“去吧,想做什么去做什么。”李治放开的让李初去做,李初应下一声,“是。我这就出宫见他。见完人再去大理寺。”
李治看到李初风风火火的架势,感受到的是李初的朝气蓬勃,不禁笑了。
得李治同意,李初出宫更方便,突厥使臣前来自然将他安顿在驿站内,李初前来,突厥使臣虽然不解,可是还是赶紧的出来相迎。
驿站的大堂内全都由突厥人占据,李初择其中一张桌子坐下,等着使臣们出来。
贺着太子从二楼走下来,端是欢快,见到李初面带笑容地询问,“公主愿意和亲突厥了吗?”
李初忍住没有立刻翻个白眼,板着一张脸道:“想得到的东西不见得非要用联姻的手段才能做到,贺着太子不想听听我的办法?”
想调笑李初的人,此时完全没了适才不正经的样子,拿眼看向李初,确定李初没有半分玩笑的意思。
“我可以理解为公主想挑起我们突厥的内乱?”贺着太子认清李初确实是为此而来的,但同时亦生警惕,一个公主,懂得太多,打算得太多,怎么不让人担心。
李初摊手,随意地往后靠,显得慵懒地道:“内乱需要我挑起吗?谁家没点事,谁人没有自己的打算,贺着太子如果对汗位,对突厥并无兴趣,倒好,我立刻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