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_作者:意元宝(342)

2021-01-20 意元宝

两人的血都融入其中,贺着太子端起酒递给李初,“公主请。”

李初不见外地接过,“太子请。”

贺着将另一碗酒端起来,朝李初轻声地道:“公主,你我从此就是盟友了。”

“自然,两国交好,互通有无。”李初将碗同贺着一碰,贺着高兴地道:“好!”

两人相视一笑,端起酒一饮而尽,生来第一次喝酒,更是带血的酒,味道难言的复杂,李初忍着不适,“与太子商量定,我即回宫,会让专门的人来同你接洽。”

贺着太子明白,李初指了一旁的曲和道:“太子认清此人,若我有什么事与太子传信会派他来,除了他之外,太子不可相信任何人。”

谁知道朝廷里的情况是怎么样的,看前几天闹的事,李初的心中颇是不安。

为了安全起见,还是把双方的人认个可靠的,李初好不容易才争来的盟友,将来的日子长着,有备无患。

“啊,我记下了,公主认一认我的兄弟,他,巴鲁,有什么事我会让他给公主送信。”贺着指了一旁年纪和他差不多的少年,少年见了一个突厥的礼节,“公主殿下。”

李初看了看人,“好,我也记下了。贺着太子将来有什么问题尽可寻我,能帮忙的事我一定会帮。”

贺着太子连忙地道:“将来怕是有好多事要公主帮忙,公主此言,贺着心中甚是欢喜,多谢公主了。”

忙都没帮倒是先谢上了,李初无奈地道:“太子如此客气,我将来都不好意思占太子的便宜了。一句玩笑,来日再见,你必已经是突厥的可汗,我们之诺,吾铭记于心。”

郑重而严肃,他们说的是极严肃的话题,贺着太子同样郑重地道:“贺着永铭记于心。”

相互都表明自己的态度,他们都会把今天的事记在心上,永远的记住的。

同贺着谈好,李初赶紧回宫,只是一碗酒喝下去,味道无法形容,没想到后劲挺大的,李初满脸通红,慈心都有些担心地问道:“公主没事吧?可是醉了?”

宣太后嚷起来,“群主你不是吧,一杯倒,酒量也太差了,将来怎么和人拼酒?”

吕太后??

萧太后:“群主为什么要和人拼酒?”

百思不得其解宣太后的脑回路,宣太后解释地道:“当官的有几个不会喝酒?群主想套人话不得和人拼酒?”

鄙视吕太后和萧太后的脑子不好使,两人……

“没事,只是觉得脸烫,脑子清醒着,没事。”李初摸了一把脸,红红的,烫烫的,但脑子依然清醒。

慈心有些担心,“公主第一次喝酒,还是小心些,一会儿陛下若是看见公主喝酒,只怕……”

不知会如何怪罪人。李初明白慈心未尽之言,李初道:“凡事总有第一次,无事。”

说得胸有成竹的,李初准备往大理寺去,不料尚未转身,一人急急地行来道:“公主,杨氏父女死了。陛下让公主自驿站出来速速回宫。”

李初一惊,具体的事来人说不清楚,李初只好火速回宫。结果一照面李治即问道:“喝酒了?”

李初……

亲爹的眼睛不是看不清了吗?怎么看出来她喝酒了的?

“一身酒气。”李治嫌弃地拧起眉头。

好吧,李初终于知道李治怎么知道她喝酒的,不是看到的,是闻到的。

“父亲的鼻子真好使,我就和贺着太子歃血为盟喝了一杯,这你都能闻到,了不起,了不起。”一个劲的拍李治的马屁,李治不以为然地道:“你啊你,对你我得小心再三,否则你不知道要闹出多少事来。”

自以为自己算是好孩子的李初没能忍住地抗议,“哪有。”

李治皮笑肉不笑地看着李初,李初问道:“杨氏父女死于大理寺?”

闻之李治变化,“狄仁杰派人来报,人死了,我让狄仁杰暗查,此事你不必再管。”

人都死了,李初再手段也用不上,交给狄仁杰,人家是有真本事的,李初没有问题,果断转移话题道:“父亲不想知道我和贺着太子都说了什么?都歃血为盟了啊!”

与突厥一事,关系重大,李治立刻地道:“说!”

李初赶紧把和贺着太子说好的事都告诉李治,李治听着握紧手,“有突厥的人相助,想攻下突厥石国如虎添翼。”

连连点头,如虎添翼是必须的,李初道:“灭了好战的贺鲁,扶一个愿意和大唐交好的贺着上位,从此两国交好,互市再一开,两国百姓的日子只会越过越好。”

“依你看贺着可信吗?”高兴自是高兴,可是该担心的依然得担心,李治提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