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媚娘已经嗔怪一声地道:“又说傻话了吧,谁不愿意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百姓和睦,只是他国见我大唐繁华,想抢我大唐百姓的粮,更要夺我百姓的,不战何如?”
李初一叹,“若无国而无家,朝廷亦是莫可奈何。但,若只是试探一战,将之抵于境外即可,不宜长途征战,不说战事如何,水土不服而亡之将士几何,父亲心中有数?人,谁的人都是死一个少一个,大唐的百姓,他们的命都重要。”
“若无百姓则无国,想抢我们大唐的人,那么多的他国之人到我们大唐定居,方有大唐今日长安的繁荣,人为国之本,不能忘,不可忘。”
一番话即是说给李治听的,何尝不是说给自己听的。
李治伸手抚过李初的头,“好了,初儿不必想得太多,你的劝谏我听进去了,你母亲都帮你说话了,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李初一听瞪了李治一眼,“父亲真是的,怎么能这么说孩儿呢?孩儿何时不放心父亲了?只是有时候父亲想不到一些事,我提醒父亲罢了,我知道父亲能纳言,让天下人共议天下事都能容的父亲,还有什么是父亲不能容的?”
拍马屁啊拍马屁,李初可劲的给李治拍马屁,李治无奈地敲一记她的头,“你但凡说好话的时候正经一些,我会更乐意听。”
被敲痛的李初哀吼一声,“父亲,很痛的。”
李治理所当然地道:“自然是要你痛的,若不让你痛,你如何记得。”
对啊,打人就是为了让人痛,要是不痛岂不白打了。
群里的太后们已经幸灾乐祸起来,“群主碰上李治,认怂得快一些吧。”
“往年还有一些折子,想看的都调出来看看。”李治像是顺口提上一句,想给李初找些事做。
李初顾不上头痛了,连忙地道:“如此将近十年的折子,以及吏部的考核都调出来给我,我看看。”
李治就知道李初会要,顺便要起吏部的考核,李治回头看李初一眼笑得意味不明,武媚娘何尝不是。
“父亲不肯给?”两人的神情晦暗不明,打量李初的样子怎么都让李初不舒服,赶紧问问,要是不乐意给,不乐意给她就不要呗。
武媚娘笑了笑,李治收回目光道:“你想要自然要给你,只是一桩小事。德福,去吏部调近十年的考核过来。”
原以为李初只要看看折子便够,不想她不是如此认为,要看折子怎么能不看考核,李治开了头,李初就得想用尽一切的便宜做到对诸事的了然。
德福只要李治别生气,其他事赶紧乖乖的应下照办去。
“父亲和母亲若无他事,孩儿告退了。”看折子不是一下子能看完的,最近李初看的书有点多,都在消化中,先去把印刷术解决了。
李初起身,李治挥手道:“时候不早,莫要出去太晚,工部里什么人都有,凡事小心。”
“做正事都不能夜不归宿?”李初就是试探地问起,李治一眼横过,“待你出嫁,在宫外你想归家或是不归家,我都不管。要选驸马吗?”
“不用,不用,不就是准时回宫,我可以,我能做到的。父亲只管放心。”为了自由嫁人,听起来怎么那么不靠谱,李初果断不答应。
李治早料到了,不急嫁人的李初压根不会为能够夜不归宿把自己嫁出去。
倒是萧太后莫名地问,“真不知道群主怎么想的,嫁个人,有个驸马,难道你非要和驸马一起过日子?你可是公主,大唐的公主。”
孝庄太后:“大唐公主的名声已经够差的了,不必群主锦上添花。”
成功咽了萧太后,最终依然弱弱地回一句,“就算没有群主,难道大唐公主的名声就会好了?”
吕太后倒是第一个的回答,“可不一定,我们群主可是有民心威望的大唐公主,得民心之人,名声能不好?”
宣太后:“说件高兴的事,积分涨了好多。”
适才得到突厥平定的消息后,她们都收到积分增长的消息,此次涨的积分更是以前从未有过的多,宣太后兴奋啊!
李初就应该像这样多管事,别管什么样的事都要多管,管得多了,她们的好处自然就会多了。
吕太后兴奋跃然于字里行间,“正是正是,群主此次干得漂亮,连突厥那里都立威了,将来的路可好走得多了。”
新任的突厥可汗是和李初打过交道的人,最是清楚不过李初的本事,既然心知,难道不曾生畏?
萧太后瞧了一眼自己的积分,莫名的难过,“我好像不怎么涨。”
一片沉寂,孝庄太后难得出言安慰一记,“不如你盼群主早日上战场吧,上了战场,兵法都是你教的,想必到时候你的积分会涨得比我们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