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太后:“一个流氓皇帝和世族子弟养成的皇帝,行事截然不同。不可比。”
像刘邦那样的人,谁不得说一声他是有真本事的人,正是因为他是一个有真本事的人,所以到了最后,哪怕他很渣,骂他渣,也得认可他的能力。
吕太后:“别以为我没听出来你在夸人。”
孝庄太后再一次不发言,大家倒是都习惯了,反正有需要的时候孝庄太后会说话的,但是没有必要的时候,想让她说,她都不说。
比如这种小事,刘邦值不值得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
还是转回李治和武媚娘这儿,武媚娘把话一问出来,立刻就是等着李治回答的,李治解释道:“朕知道先前你吃了许多苦,可是朕已经说要将她们赐死了,她们死还不足以令媚娘你泄愤?”
“是。皇上知道她们对臣妾说了什么吗?”原以为武媚娘不敢接话,至少也得装得大度一些,不料武媚娘没有,不仅没有,还一脸王氏和萧氏说得一点都没错的样子。
李治一时没有接话,武媚娘已经再问,“皇上不知她们都说了什么?”
这一问得让李初听起来都觉得有些不太对劲了,李治难道一直派人盯着武媚娘?就算武媚娘去见两个该死的妃嫔,李治都让人跟着?
偏偏武媚娘此问得李治不敢正面回答,何尝不是一种默认。
武媚娘问道:“皇上认为她们说得对吗?今日的皇上为何急于除去她们?将来若有一日臣妾无用,皇上也会像舍弃她们一样的舍弃臣妾,一定不会比现在慢?而且,上一次臣妾封后当日出的事,皇上早就知道是她们二人所为,偏偏一直没有处置是因为什么?”
有些事李治既然摆明想要说开,那就说开好了。
武媚娘走近李治,想靠得李治近一些,好让他们彼此能看得更清楚对方,“皇上,臣妾倾慕皇上,以前臣妾也以为皇上心里是有臣妾的,到头来臣妾才发现,所谓的喜欢有几分真,有几分假?皇上对于臣妾的利用便罢了,弘儿,初儿,他们可是皇上的骨肉,皇上便也要这般将他们利用到底吗?”
问得真是好啊,宣太后:“武后这是想让皇帝变得有良心?”
那么一件事好像听起来很难操作,实则不然,
武媚娘道:“臣妾一直都知道富贵险中求,是皇上带臣妾离开了感业寺,臣妾纵以万死都难报皇上,可是就算这样,臣妾并不希望皇上利用孩子们,毕竟他们还小,那些想害他们的人,臣妾恨不得将人千刀万剐,更别说王氏和萧氏她们还在皇上的身上下了毒。”
此言落下,萧太后已经第一个发出信息:“一面倒了,一面倒了,要一面倒了。”
李治道:“媚娘,朕并不想利用弘儿和初儿,朕一直都想护着他们,这一次是意外。”
武媚娘道:“不是只有这一次,还有初儿上一次的死。”
提起李初,对啊李初可是死了一次的人,死过一次的人,那可不是一个意外。
武媚娘道:“若不是初儿福大命大,或许早就已经死了,皇上,这已经是第二次。皇上,王氏和萧氏伤害我的孩子,更想杀害陛下,臣妾要将她们做成人彘,以泄臣妾心中的恨意,难道有错吗?”
真是把人做成了人彘,理由听起来无端让人无法反驳。一个人,她的心中是存了多大的恨,才会发下狠来,成为人人都会指责的狠辣之人,武媚娘却觉得还是远远不够的。
“纵然天下人说臣妾有错,就连皇上都说臣妾有错,臣妾也绝对不认为自己有错。”武媚娘目光坚定地看向李治,告诉李治,就算是他认为她有错,可是这件事她已经做了。
“臣妾不仅要将她们做成人彘,臣妾还要给她们改姓,她们心狠手辣,连孩子,自己的丈夫都能下此狠手,臣妾要让她们下辈子都做不成人。”武媚娘眼中尽是恨意。
吕太后:“我怎么听起来觉得有些不对劲,皇帝听说自己被害,自己被下了毒怎么不着急,没有反应?”
别说吕太后纳闷了,李初何尝不是纳闷着,她可没有见过不要自己小命的人。
李治道:“她们就算想害朕,他们也害不了,所以媚娘,改姓一事便罢了。”
听到这里,也就说武媚娘处置王氏和萧氏的事已经翻篇了,就算武媚娘把她们做成人彘,这件事李治不会再追究,接着改姓一事,李治倒是想劝武媚娘。
武媚娘道:“臣妾知道皇上会护好自己,她们就算想杀皇上,皇上都不会让她们得逞,偏偏她们还想做鬼回来报仇,臣妾做都做了这些事,她们活着的时候臣妾没有怕过她们,就算她们现在死了,臣妾同样不怕她们。可是臣妾心中的怒意依然没有发泄够,她们说,若不是臣妾的运气好,有皇上护着,这一次输的人就会是臣妾,她们必将臣妾碎尸万段,纵然做鬼,下辈子她们变成猫,臣妾变成老鼠,她们还想活活地咬死臣妾,臣妾怎么能让她们自己说了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