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如果李初不想说,那么李治便不可能知道李初的手里都有什么。
李治不曾想过一直的对李初牢牢的握在手里,李初有能力养出不逊于慈心这样的人,这就是李初的本事。
“回去休息吧。”李治朝李初吩咐,让李初快些回去休息,李初应了一声,朝李治福了福身退了出去。
李初想回去歇会儿,但才回到紫宸殿,武媚娘唤她过来,都是一夜未眠的人,武媚娘先补了一回觉,此时精神不错,李初就不太好了,一件接一件的事,再加上累了一天一夜,脸色有些发白。
“查得如何?”武媚娘询问李初,想知道李初将诸事安排得如何。
李初不意外,眼下的事情牵涉的不仅仅是李初自己,更有李弘,这样的两个人何其重要,武媚娘追问担心全都是理所当然的。
“母亲,我还在查,查好了我再告诉你。”李初不告诉李治,自然了不会告诉武媚娘的,武媚娘应一声,想起另一件事,“李氏的宗亲,他们把事情尽都办好了?办得漂亮了?”
李初颔首道:“是的,万民书都准备好了,大唐半数以上的商人皆上折请以税改,合乎民意的诸事,我们理当顺势而为。”
话,真是会说,武媚娘瞥过李初一眼,不得不说李初的脑子太好使了。
“谁来推动此事?李安期?”武媚娘想了想问起,连人名都问出来了,同李初想到了同一个人,但这件事不是由她们来说了算,人选是由李治定下的,所以人嘛……
“我同父亲提了李安期,父亲并不是特别满意。”李初如实告之,正准备把武敏之的名字说出来,武媚娘颔首地道:“不满意啊,那是定下了武敏之。”
李初震惊地抬起头看向武媚娘,这是一猜就着了?
“武敏之不是一个好人选?”收获李初惊讶的眼神,武媚娘只是询问李初,李初能说不好?轻声地道:“挺好的。”
武媚娘微微一笑,“确实是挺好的,一个人聪明,能干,诸事都办得不错,理当给他一个机会,让他再表现表现。差事办得好,已成为嗣子,改姓为武,立我武氏的门楣没有什么不好的。”
李初不禁地问道:“他是怎么答应改姓的?”
一眼扫过李初,武媚娘瞧着李初意味不明地问道:“他能想或是不想?”
冷洌地一笑,武媚娘抬起手道:“能让他活着,让他和贺兰敏秀活着,他该感恩,懂得感恩了,就要做我想让他做的事,我不想让他做的事,他不可能碰,尤其不能和我说不。”
得,果然是夫妻,看这行事的风格如出一辙,武敏之碰上这样的两位,逃不出他们的手掌心啊!
默默不作声,李初望向武媚娘,武媚娘道:“查出来对你不利的人,无论是谁,你要亲手杀他,明白吗?”
意有所指得听得李初整个人一颤,她明白,她为路萧说好话,表现出对路萧的信任,那是因为她暂时不想动这个人。
武媚娘没有再问,不是因为她不知内情,而是她心里明白,李初想自己查清楚,拿到证据后再动手,她的心里要定一个人的罪理当如此,猜测怀疑只是开始,不该为了猜测和怀疑就定一个人的罪。
萧太后:“群主啊群主,得亏高宗和武后宠着你,相信你。”
李初没空理会,朝武媚娘福福身道:“孩儿谢过母亲。”
武媚娘的目光变得柔和,“你是个心里有数的人,我们就算不相信任何人都会相信你,你的性子是我们喜欢的,不能是对我们好的时候就认为你好,对别人手下留情便觉得你不好。你现在没有查明事实,不能确定事情究竟是不是他做的,愿意护他可以,一但查出来他也牵涉其中,你绝不能手下留情。”
夸李初武媚娘会夸,但她的要求她得明说了。
李初终是思量半响地答道:“是。”
武媚娘招手让她上前来,李初走过去,武媚娘握紧她的手道:“你这样很好,母亲很高兴有你,因为你在心里会踏实,你要做到你说过的话,你不仅为自己撑起一片天,也努力为我们撑起一片天。”
此一生,武媚娘不是没有想过靠一个人,可是一个又一个的事实告诉她,靠人是靠不住的,他们随时可以舍弃她。
她想在这个世上活得好,活得像一个人,她就不能靠人,尤其不能有一颗靠人的心。
可是在她以为自己看清一切后,认定自己不可能再依靠任何一个人的时候,李初却告诉她,她可以依靠她的。
这一切不是李初说出来看,而是用她的行动告诉武媚娘,李治想对武媚娘做什么,旁人又是想如何的对付武媚娘,一切的一切武媚娘比谁都清楚,每一次李初都站在她这一边,帮她度过一个又一个的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