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_作者:意元宝(597)

2021-01-20 意元宝

李初得亏没有听到李治这样的一番话,要是听到她得心虚。

因为从一开始,李初就是为了民心和百姓对她的推崇而做的,虽然利于百姓,她也是要有所收获的。

到了如今,她确实在收获,大唐的疆土辽阔,但是李治这么几年做下来,几乎把大唐的疆土一半之地都修渠引水了。

当然,这也是在先人的成就是延升的,但是能够懂得利用先人的成就,再一次惠于百姓,这都是李初他们一行人呕心沥血才有的成就。

李贤觉得羞愧,真的羞。

他竟然从来不知道李初这么多年修渠引水用的钱都是李初自己挣来的,国库压根没有出过,难怪这么多年修下来,朝廷的百官一句都没有吭过,敢情竟然有这样的事在。

李贤想起李初曾经说过的话,她经商赚钱都是为了回馈百姓,有钱好办事,没有钱是寸步难行。

想想这么多年修的渠,引的水,李贤看过不少的奏折,都是各地官员对于李初的推崇,这些可都是再真实不过的,可想而知李初帮了百姓多少。

“父亲,孩儿,孩儿……”李贤想说自己太狭隘了,李治挥手道:“你是太子,国之储君,比起你急于想和人争功,我更希望能够看到你用天下人,将这些有用之人都为你所用,一起为大唐添光添彩。你的姐姐有本事,若非她是女儿身,定是宰相之选。”

要换李治最真实的想法,李初是连皇帝都能当得,李弘去后,李治心里不止一次的想过,让李贤来,若是李初是儿郎,太子之选非她莫属。

话在心里想想可以的,宣之于口绝不可行,李治更得改改的告诉李贤,李初为宰相之选,难道不足以说明李初的能力和本事吗?

足是足以的,但是李贤小声地道:“父亲为何要让姐姐处处出头,姐姐的风头,当年都盖过哥哥了,如今……”

同样也盖过了他,所以李贤才会想出手,想要证明自己不比李初差,他可以做得比李初更好的。

可惜了,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李贤才把话提出来,李治问他几个问题,高下立见。

“那是因为你的姐姐有本事,弘儿在世时,身子孱弱,总得有强势之人为他收拢朝臣之心,御于臣下,而他只需要御一人足以。这样的道理,你是不会明白的,可是你得学,现在不明白不要紧,将来你一定要明白。”李治听到李贤的问,有什么办法,只能把话说得清楚明白,好让李贤知道自己究竟要学的是什么?

教儿子啊,也得找个合适的机会,否则会适得其反的,李治就是如此。

他不是不知道李贤心中对于李初的忌恨,不是不明白李贤想要处处的超越李初,可是这样的心性若是寻常人便罢了,作为太子却是不可取的。

太子之人,当知人善用,和臣子争风头,想证明自己比臣子厉害,不可笑吗?

“你是什么人?”李治说出口了,自然得说得更明白,好让李贤能够牢牢的记下,一生一世都别忘了。

“孩儿是你的儿子。”李贤不太确定这个问题要如何的回答,只能选择最不可能引起李治不满的答案。

李治一听看了李贤半响,冷声地道:“你是朕的儿子不假,但你更是太子,大唐的储君,将来要担起大唐江山的人。一个寻常的人可以处处表现自己,彰显自己的才能,那是为了让人看到他的本事,用他。你还需要吗?”

此问得李贤一下子懵了啊!他都是太子了,他需要向谁证明自己的本事?

不,需要的,比如向李治和武媚娘证明自己比李弘更能做好一个太子。

“你在想什么?想着你要向我证明你的能力,你需要证明给我看,你作为太子,你是合格的?”李贤不作声,可是李治明白不过李贤在想什么,话问出去,李治冷哼,“愚蠢。”

从小到大,李贤从来没有听过李治骂人,尤其骂的这样的两个字,愚蠢吗?确实是愚蠢,如果不是愚蠢,李贤就不会不清楚自己究竟要怎么样才能真正的稳坐太子之位。

李治道:“你总想证明自己,怎么就忘记了一个太子职责是什么?你是要协助我处理朝事,代行帝王之事,你要把自己放在帝王的立场上,只有这样,你才能做好太子。”

“父亲,孩儿不敢!”话,可以由李治说出来,李治是皇帝,他让人把自己当成皇帝一样的做事,听起来好像没有什么问题,李贤却吓得一个激灵地跪下,生怕自己说错了话,做错了事,引得李治的不满。

李治看着跪下的李贤,久久不言,“话,点到即止,我说得够明白了,若是你依然不能领会,依然像以前一样行事,你当不好这个太了,将来自然也是当不成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