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得当,让李末开开心心的,那是他们的职责。
睡醒出门李初目的很明确,就是去找狄仁杰的。
她也不去皇宫的门前堵人只是在狄仁杰下朝必经之路等着他。
和狄仁杰算是老相识了,李初派了慈心过去,狄仁杰一看到慈心立刻明白是谁来寻他了,按这么多年打交道下来,李初从来都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人,所以狄仁杰利落的随慈心去见李初。
李初请狄仁杰在一处茶摊相见,光明正大的在人前把手里的东西递给狄仁杰,“昨日意外收获,请狄大人过目。”
正是那位婆子自己写下来的三张大纸的内容,东西给了狄仁杰,李初也就开始倒茶,自己一杯也不忘给狄仁杰倒上一杯。
狄仁杰正在翻看着纸张,茶递到了面前,狄仁杰客气的道一声谢,“多谢公主。”
“谢就不必了,狄大人看完之后说说你的看法。”李初一边喝着茶,一边把自己的要求提出来。
狄仁杰应一声是,还是捉紧的看,只是越看,狄仁杰也是拧紧了眉头,可见为难。
“这个案子狄大人查还是不查?”李初的来意很清楚,这件事她知道了,虽然现在没有证据,但她已经派人去查。只是术业有专攻,李初还是更相信狄仁杰。
“查,自然是要查的。”连一丝犹豫都没有,狄仁杰掷地有声的回答。
“如此大案,此人实在凶残至极。只是事情已经过去多年,想要查到证据证明何其难呐!”狄仁杰一直拧紧眉头,不是因为此中的人是朝中重臣,而是因为想找到证据太难了。
无证无据,狄仁杰也从来不会因此而断案,更别说这还是朝中一方大吏。
李初接话道:“我已经派人去再问那人,只要有半点可能查到证据的线索都不会放过。到时候如果狄大人想去,也可以一道去查查。”
“此事居然公主已经派人去查,若是有什么想不透的地方,可以唤臣来,若是一道出手,只怕多有不便。”没有证据之前最不宜打草惊蛇,狄仁杰还是信得过李初的。
“其实我有一个主意。”虽然让人去查案子最是艰难,不过李初有另外一个主意可以最快的破了此案。
狄仁杰立刻道:“公主有话不妨直说。”
李初看向狄仁杰,神情有些为难,故才会一直欲言又止,狄仁杰催促的道:“公主来寻臣是想让臣帮忙破了此案,公主既有主意何不明言,可行或是不可行,再议。”
是呀,不管是什么主意,总得说出来才知道到底可行还是不可行。
“方才狄大人说到打草惊蛇,我却想到引蛇出洞。做贼总是心虚的。”李初把话挑明了,但是那去打草惊蛇的人可就危险了。
李初是用计,想要用计让人犯错。
“我们想查到证据太难了,倒不如让人把证据给我们送上门来。”引蛇出洞,蛇一定会露出破绽,到时候他们就可以抓住机会下手,李初想想说来。
“公主,不如双管齐下。”打草惊蛇这个法子不是不可行,但是效果未必。狄仁杰的意思还是拿到证据才好。
李初思量半响,“好,这件事就按狄大人说的做。双管齐下。一定要把恶人惩处了。”
他们两个人还能对付不了一个恶贼?李初还不信了,那人的脑子比他们还好使。
“公主可知宫中的明崇俨明道长对太子多有偏见。”李初的事情说完,狄仁杰开始说起朝中的一些事。
“修道之人都是方外之人,从不参与朝事。明崇俨倒是个例外?”明崇俨进宫才多久啊,竟然传出这样的话来了?李初不是不相信狄仁杰,只是有些意外明崇俨是这样的人。
狄仁杰显得忧心忡忡的一叹,“公主是知道太子和天皇还有天后的关系如何,怕只怕明崇俨明道长的进言更是受人指使。天皇和天后器重明崇俨,若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不管他怎么说太子都不是无伤大雅。若为天子近臣,受天子信任,一句话毁了太子不是难事。”
这些道理想必李初比谁都清楚,只是李初尚且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一时不查。
狄仁杰在此时出言提醒,其实就是怕当李初察觉的时候事已经成了定局,到时候再想挽回就更难!
“太子年轻,过于锋芒毕露,这不是好事。还请公主殿下劝谏一二。”狄仁杰确实忧国忧民,一声轻叹,更是希望李初可以出手。
但是别的人李初都能劝,也可以保证那个人听得进去,独独李贤啊,李初没有少劝,但李贤一直都听不进去。
“上一次常乐大长公主的事,想必狄大人还记得。”在这个时候李初提起已经发生过了半年的事。这件事起之因是是因为常乐大长公主,也和李贤脱不了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