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些日子事情太多了,我怎么会不担心呢,母亲和父亲那样,母亲还说了那样的话,我是怕姑母不高兴。”对啊,谁要是碰上对自己的儿媳挑三拣四的都要不高兴,城阳长公主可是大唐的公主,虽然性子一向温和,不轻易和人交恶,可是也会为此心生不满的,要是城阳长公主一气之下给薛绍定下其他的女郎,李末都不知如何是好。
“再多的事也与你无关,你就高高兴兴的等着钦天监定下良辰吉日,嫁入薛家,嫁给你心中最喜欢的人薛绍。”李治自然知道有些事,他们的孩子就算从来不说出来,不代表他们心里没有数,只是可怜他的孩子,因为他们之间争斗,生出那样的害怕来。
李末点点头,嘴角的笑意藏都藏不住,“父亲,我可高兴了。那我的婚事要如可操办?当初姐姐……”
李初的婚事要说简单也确实太简单了,她都不知道李初成亲的事,偏偏却被告知李初出嫁了,嫁妆一应的都是后来才给李初送到公主府的,这样的事可谓从来没有。
李末想到李初那门亲事,从头到尾,李初都没有想补办的意思,心里有些拿不准了。
“你姐姐是个怕麻烦的人,她也不想补办,嫁人,只要有天地祖宗见证即可。你就不一样,你可是大唐皇帝最小的儿女,你的婚事要办得风风光光的,我定要让天下人都看到,我的女儿有多幸福。”
李治是爱孩子的,虽然有些爱于人来说好像显得很难想像,可是他会尽他所能的给到他们最好最多。
李末是公主,不与前朝有任何的纠葛,最好宠。
所以李治是倾尽所有的想给李末最好,一些给不了李初的,都可以全补在李末的身上。
“多谢父亲。”听到李治描绘出来的蓝图,李末同样的高兴,连声的朝李治说着感谢。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李末的婚事定下,就连婚期也要定下了,就在这个时候,李初不知为何惹得李治大怒,竟然被李治赶出宫去,旁人听着言语只知道是因为李初为武媚娘说了一番好话,具体的什么话,没有人能查得出来。
可以确定的是,李治为此勃然大怒,随后不肯再见李初,也不愿意再让李初进宫。
从小到大,李初可以说是李治最喜欢的女儿,李治对所有人都生过气,却独独没有对李初发过火,这样突然的发火,而且更是放出那样的一番话,不许李初再进宫去,就连武媚娘都惊住了。
旁敲侧击的想弄清楚李治怎么的一回事,没有想到武媚娘刚一开口问,李治立刻反讽地问道:“媚娘可是高兴?初儿处处为你处想,处处为你谋划?”
此话落在武媚娘耳朵里,叫武媚娘万分惊讶,“陛下从何说起,要说着想,初儿最是为陛下着想吧。”
武媚娘并没有因为李治的一句话就相信李初是完全站在她这一边的,而且更是因为她而引起李治的愤怒。
“媚娘看来不相信朕说的话。也罢,不信便不信吧。不信最好。”李治完全没有要说李初是因为什么惹的他勃然大怒的意思,武媚娘表示不相信的时候,李治反而愿意她不相信。
一时之间武媚娘拿不准了,李初和李治关系忽然变化的原因,武媚娘一直打探不到任何相关的消息。
只是知道李治忽然之间就和李初发起火来,当时李初完全都没有反应过来,然后就被逐出了宫。
这些日子来李初一直想回宫看望李治,但是李治却不许李初入宫来。
如此形势如何不令天下人震惊,所有人都在暗自猜度,究竟李初做了什么会令李治如此大怒?
武媚娘也是坐不住了,所以才会前来打听消息,但是看来李初的所作所为引起李治的愤怒,而李治却不愿意,让任何人知道其中的原因。
“陛下,不管孩子犯下多大的错,还请陛下看在她一片赤诚的份上,不要与她计较。”虽然是不清楚李初说了什么话,惹得李治这样的生气,武媚娘还是为李初说话,希望李治不要再和李初生气,提到一片赤诚四个字,李治的眼中闪过冷意。
“不错,她是一片赤诚,可是她这一片赤诚不仅仅是对我,对你也一样。我要的是什么?你要的又是什么?她不知道吗?到了现在她依然不肯选择,既然如此,那我就帮她选择。”不难看出来李初确实犯了李治的忌讳,正因如此,李治才会不想容忍。
武媚娘道:“陛下不是今日才知初儿,她一向不偏不倚,从前陛下最喜的正是她如此,如今为何不喜了?”
李治面对武媚娘的咄咄逼人,只是抬眼瞧着武媚娘道:“媚娘变成了什么模样,你可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