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询问,可是却是不容武媚娘拒绝,所以武媚娘回答,“如果这让陛下能够放心,那么我答应陛下。”
如此的回答不算令李治过于满意,但是李治也没有办法再挑出什么刺来。
“媚娘没什么事就下去吧。朕想一个人安静的呆会儿。孤家寡人,将来希望媚娘不会像我一样也成为一个孤家寡人。”李治说到这里眼中尽是嘲讽,就连那笑中也是对自己的不满。
看着李治转过身,不愿意在看武媚娘一眼。武媚娘望着他的背影,一时之间恍惚的不知如何是好。
而对以李初来说,被李治赶出了皇宫,没有办法再进宫去,李初已经明白李治的打算,可是这样行事的李治却不叫李初认同。
“这封信派人送到父亲的手里。”好在李初的手里多了去是李治的人。想给李治送一封信易如反掌。
慈心接过信有些为难,李初道:“让你送你就送怕什么?难道父亲不让我进宫见他,连信都不让我给他送了?若是如此,你就让人给他带句话。他若是再不见我往后我就出家,再也不管李家的事,也不管大唐的事。”
不认同李治的做法,李初就有一千个,一万个让李治改变主意的方法。
听到李初的威胁慈心哪里还敢怠慢,立刻利落的将信送到李治的手里。
李治正和武媚娘谈完,但是这样一番谈话到底能达到什么目的?李治自己都不敢说,或许只能说是胜聊于无。
李初的信一送到李治手里,捏着信半天不作声,最后还是递给了德宝,“念。”
李治从来不怀疑李初能够一眼看破他的打算,那就应该配合李治才是,偏偏李初还让人送信进来。李治只好让德宝念念信里到底写了什么。
其实也就是一句话,一句李初已经跟慈心说过的话。
“陛下,公主在信里只写了一句话。”拆开信一看信中的内容,德宝一时不知该念还是不念的好。
“念。”就算只有一句话,李治总得知道李初说了什么,德宝脸上尽是为难,但是不念是不行的,因此只能老老实实的道:“公主在信里说,若是父亲再不见我,为了让我以后的日子过得好一些,就疏远我,我就出家去,往后再也不管李家的事,也不管大唐的事。限时一日之内传我进宫,否则我就出家去。”
敢这么威胁李治的也就只有李初一个,偏偏李初是说到做到的人,李治真不敢不当回事。
此时此刻李治来回的跺步,脸色十分不好,“这孩子明知道我的打算为何偏偏不肯配合。此事是为了将来,为了她着想,她都明白,还要一意孤行的非要往我身边凑,她是怎么想的?”
德宝哪里敢回答,由着李治一个人来来回回的碎碎念。
眼看着一天就要过去,李治越发坐立难安。
“陛下,公主府又派人来传信。”就在李治没办法做决定的时候,公主府再次有人送信进来。赶紧的看呐!
“快拆开看看信里都写了什么?”李治心急如焚,催促德宝手脚麻利些。
德宝正忙着拆信,看到里面的内容,赶紧道:“陛下,慈心说公主已经准备好剪刀,就等着天黑,要是旨意还没有下达,她就自己把头发给剪了。”
李初这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实在是……有时候让人欢喜,有时候又让人恨得咬牙切齿,比如现在李治就恨得咬牙切齿的。
“去让安定公主进宫。”连剪刀都摆出来了,如果李初没有收到李治传她进宫的诏书,那么李初一定能把头发给剪了出家。
李治是一口气卡在喉咙,半天说不出话来,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赶紧让德宝去传李初。
德宝就知道李治对李初一定是李初赢的,迅速的出宫前往安定公主府传李初立刻进宫。
武媚娘正为闹不明白李治为什么生李初的气儿头疼着,结果听到李治传李初进宫了,这是又出了什么事?
不管是什么事情,李初有对付李治的办法,李治传了李初进宫那就等于一切又恢复了平常?
思来想去武媚娘还是觉得应该问一问李初,究竟李治是为了什么事生她的气?
先前没来得及出宫问问,现在李初进宫了。武媚娘有的是机会问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其实假戏真做真戏假做,李初确实是摆出了剪刀来,虽然是威胁李治的话,但是如果李治真的半点不顾及她的心情一意孤行,那她就撂挑子不干了。
或许到现在李治已经忘记初衷,可是李初没有忘记。
萧太后们也是苦口婆心的劝李初的,“群主明知道你家老父亲都是为了你好,你就好好领受他的好意。安安静静的,当你的公主等着后续的事情发生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