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初一直弄不清楚自己进来之后察觉的不对是什么,如今从武媚娘说的话里透露出来的信息,李初终于明白了,万万没有想到。
可是裴观一直都在外,回长安的日子并不多,住的日子就更少了,裴观一心扑在水利上,真应了一句两耳不闻窗外事,绝不可能做出什么让武媚娘心生不喜的事情,所以武媚娘为什么会忽然动了心思要除去裴观?
李初想不明白就问出来,反正和武媚娘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究竟要怎么样继续接下来的事,就得看武媚娘怎么回答。
武媚娘道:“听不出来我是觉得他配不上你?”
万万没有想到,武媚娘想除裴观的原因竟然就是认为裴观配不上李初,李初都傻眼了。
吕太后@一记李初,“武后的心里有女婿人选。”
李初一点就通,问道:“那么母亲觉得谁能配得上我?”
武媚娘一听眼睛发亮看向李初,“我用是将人选说出来,你会改?和裴观和离再嫁他人。”
想要知道武媚娘心中的人选是谁可以,但是武媚娘也是有条件的。
“不会。母亲认为合适的在我看来不以为然,我觉得裴先生很好。”李初完全没有和离的打算,她和裴观两个人的感情好着,为什么要因为武媚娘认为的不合适就和裴观和离?
武媚娘就知道是这个答案,板着一张脸,明显的不悦。
“母亲怎么想都好,可是我希望母亲知道,如同对待母亲,如果别人伤害母亲的话,我会想尽办法为母亲讨回公道,可是如果伤害母亲的人是父亲,我只会恨父亲,却没有办法为母亲报仇。母亲最好不要让我恨你。”这就是李初给武媚娘的答案。
母亲想为自己的孩子安排人生,要把自己认为很好的一切给到孩子,却从来不问孩子想不想要,李初并不希望武媚娘成为这样的人。
“我去接裴先生。”话题到此不必要再说下去了,李初站起来出宫前往大理寺去。
武媚娘交握着双手,面上显露出了犹豫之色,最后长长一叹,“终是一步错,步步错。”
太后们没有想到武媚娘竟然会如此的在乎李初,在乎到连裴观都想除了,萧太后:“群主往后可得小心啦,千万别让你们家裴先生惹恼了武后,否则裴先生可要麻烦。”
吕太后:“看到武后我就想起了自己。还是应该多向武后学习。”
宣太后:“学什么?要说霸道专横,你不是和武后一个模样?”
吕太后连忙解释:“差远了,差远了,确实差远了。”
李初提醒:“如果吕太后想学的和我母亲一样,你是在想让你的儿女畏你如虎?什么叫做为孩子好?为了孩子好,就可以不顾他的欢喜与否,只凭你自己认定的好坏让他去做?你们当母亲的人,想法是想法,孩子的想法就不是想法?”
作为一个孩子,还是一个被压迫的孩子李初把作为孩子的委屈全部都吐露出来。
吕太后:“事事都有人帮你们想,帮你们解决,你们有什么不高兴的?”
李初:“我们为什么要高兴,你们的解决办法是你们的不是我们的。我们自己就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吗?为什么在你们的眼里我们就那么没用?”
……吕太后确实没想到这个问题,“让你们自己去碰的头破血流的,你们就高兴了。”
李初:“人从出生就不会走不会爬,难道不是跌跌撞撞学习起来的?因为害怕我们受伤,就想帮我们把前面的障碍全部都清扫干净。我们永远都是那个不会走不会爬的孩子,你们就很高兴?”
“我一直以为当父母的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你们生下孩子,更希望他自己可以撑起自己的人生,而不是由着你们为他撑起一片天,一辈子他都出不了头。打着为我们好的旗号,做的却是完全不顾我们意愿的事情,你以为你是在拉近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却没有想过是把孩子推得远远的?”
吕太后和儿子之间的关系怎么样,史书记载的一清二楚。不能否认,吕太后确实很爱自己的儿女,但是她却从来没有问过自己的儿女究竟想要什么?
李初总结:“养孩子本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我不喜欢孩子不愿意要孩子的原因。”
养一个孩子太费心费力,李初不能确定自己能否成为一个好母亲,所以她宁愿不当这个母亲。
萧太后适时的提醒:“群主,你是不是应该找个机会和你们家裴先生说清楚你的状况?男人都以传宗接代为重中之重,你不会想一直瞒着?”
不说这事李初都快忘了,“之前一直没碰面,碰着面时间也太短了,没来得及说,这一次倒是个好机会,是该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