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对于现在的武媚娘来说太重要。所以武媚娘没有办法顾及太多,而是要第一时间展现出来自己手中握着的权势,还有得到的支持。
武氏,李初,这都不是一般的支持,加上武媚娘已经掌握各州,完全可以掌控整个大唐。
李初问:“我可以吗?”
一句问的我可以吗是什么意思太后们一下子都明白了,坚定地告诉李初,“群主你可以,只要你想,你就可以。”
李初:“好!”
权力对于她来说是可以用来庇护家人的手段,从前她以为自己手中的权力足够了,但是武媚娘却用现实抽打在她的脸上,那些认为够的权利都是因为一直以来李治站在李初的身后,为李初保驾护航。
可是李治一去,李初手中的权力就算是李治全都留下给她的,因为她的身份,因为她是公主,不是皇帝,用起来就会大打折扣。
看看武媚娘这个太后,行的完全都是皇帝的权利,她也在朝皇帝的位子走去,一步一步。
如果李初不想将来依然受今日所受的苦,她就应该准备起来。来日下一个皇帝,在武媚娘之后一定要是她。
李初下定决定,在纸上写了两个字:天子!
从前她从来不想成为皇帝,可是今天,这一刻开始,李初想,想,就要开始着手准备,武媚娘称帝在准备,她更可以浑水摸鱼,这么多年积攒的人才,军权,都一步步的牢固,武媚娘能做到的事,她更要做到!
武媚娘,或许从来没有想过有这样的一天,李初心中的对于皇位的念想是由她亲自打开的,女皇帝,好啊,武媚娘开始后,她同样可以继续,任何人,都休想阻拦她。
萧太后:“群主,你现在想知道以后的事吗?”
要争旁位,就要多做准备,此时此刻,萧太后迫切的想帮上忙,李初拒绝:“不,靠着对于历史所知对付武后,不可能。这是我和她之间的博弈,凭的就是各自的本事,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武后,由母亲转变为武后,李初,真的要放弃和武媚娘所有的母女情份。
终究,武媚娘亲手毁了李初对她所有的感情!
曹王李明,密谋旆诛杀太后及安定长公主,证据确凿,判处以斩立决,诛满门,以安定长公主亲自监刑。
本为秋后处斩之事,武媚娘亲自下令,三日后在西市行刑,如此,为曹王李明等开始求情的人蜂拥而上,全都赶到李初的公主府,想让李初网开一面,其中为首的正是城阳大长公主。
一直闭门不出,更不见客的李初这次见了他们,同时,那拦着不让李初见客的羽林军全都撤去,如此谁还能不明白,武媚娘虽然下令李初禁足府中,可是从这份让李初监斩的诏书公布之后,武媚娘就解李初的禁了。
这便让人意识到,李初在武媚娘的心中有着不一样的地位,瞧瞧当朝杀人的事,虽然参李初的折子确实不少,武媚娘全都留中不发,况且在她看来,李初被禁足府中,这已经是她对李初的所作所为做出处罚,眼下还有人捉着不放,恰恰是武媚娘心中不喜的。
而今,不过才闭门几日,一直没有处决的曹王李明等人,这个时候武媚娘宣布斩立决,更是以李初作为监刑之人,由此将李初放出来,那么告李初的人立刻都明白一点,在武媚娘的心里,李初的份量极重,别说只是当朝杀人,只怕犯下再大的错,武媚娘都不会对她如何。
而李初此时见李氏的宗亲,城阳大长公主为首,其他的人都是老相识,长辈为代表就一个城阳大长公主,余下来人都是小辈,更是和李初一直有往来的小辈。
“曹王李明一事……”才有人询问,李初道:“斩立决。”
三个字从李初的嘴里说出来,李初没有犹豫地道:“他想杀我,想杀太后,不足以杀之?”
问得很好,如果不是李明自己作死,竟然想置李初和武媚娘于死地,难道会有今天的斩立决。
“此中是否另有内情?”总是有人希望可以转寰的,李初冷冷一笑,“所谓内情是我没有死,正好活下来?”
反问相向,谁还能怎么接话,李初被李明一番行刺,驸马死了,她也一直重伤休养,方才好转不久,所谓的内情,看来是不可能。
李初道:“我依然那句话,李家的人,莫管太多的事,当官不仅仅是为君,更是为了民,只要安抚百姓,这个天下依然是我们李家的,一时变又如何,谁人掌权不重要,重要的是,天下是否太平。”
“谁人掌权自然是重要的,陛下那可是你的亲弟弟。”说到谁人掌权都不重要的话,一群人是不认同的,急急的开口,并不希望李初依然不在意武媚娘大权在握,让皇帝无法手握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