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想到李初临走前说的话,轻笑了,“真是个机灵鬼啊!”
没有人敢接李治的话,李治朝卫因问道:“今天出宫发生的事说说。”
卫因就是个孩子,见着李治都挺害怕的,但是李治有所吩咐,她不敢隐瞒,一五一十地把今天从出宫之后发生的事尽都说来,连同刚刚杨氏带人进宫赔礼的事也都一并说明。
李治目光灼灼,“武氏,拿着皇后的令牌欺负到初儿的头上了?”
关注这一点,难道李治没有听完吗?
她可说得很清楚的,李初当时就把令牌抢了,欺负李初是断无可能的,李初不欺负人就算她手下留情了。
“你去问问皇后,武家的人该如何处置?”李治吩咐一声,内侍立刻听话去办,这件事关系不小,要是一个处理不好,怕是要出大事了。
可是那内侍出去没一会儿又折回来了,卫因是没有李治的吩咐都不敢退下,李治这个时候好像在想什么,折回来的内侍唤一声皇上,刚想把听到的话告诉李治的,一眼看到卫因,生生把话咽了回去。
李治岂会看不明白,冲着卫因道:“下去吧,往后护好初儿,不容有半点闪失。”
谁都知道李初这位公主哪怕诸王出生,现在又有了更小的一位公主,还是没能夺去她在李治和武媚娘心中的位置。
像太子身边都没有像他们这样守卫的人,卫因应下一声是,立刻退出去。
没了外人,李治意示内侍有什么话只管说,内侍立刻把自己刚出门听到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李治,李治的脸黑了。“好,好啊,真是好本事,武家的人,一个赛一个的有本事,朕还真是小瞧了他们。”
此话藏着的怒意,令旁听的人都打了一个冷颤,唤一声皇上,李治很快敛去怒容。
“去,让皇后自己看着处理,朕只要一个结果,敢冒犯皇家公主,敢意图谋害皇嗣,一个都不能留。”
如此命令下达,就是不想让人活着了,内侍惊心吓着一般地抬起头看向李治,似乎想确定李治是一时气极所言,还是真有这般的打算。
“还不快去。”李治催促着,内侍不敢不听,应着声退下去。
“等等。”李治想了想又喊住人,内侍乖乖地立在一旁,李治道:“武家的人让皇后自行处置,韩国夫人,朕来。”
有些事,他想亲自去问问,内侍自不敢多言,李治怎么处理一个人是他的事,有吩咐下去,武媚娘不管想听还是不想听都要听。
“诺。”内侍得令退下。
李治便准备去见一个人,一个他应该要见,也一定得见的人。
武媚娘那里很快收到李治的命令,有些事既然是她有意为之,李治只说让她处置武家的人,还有一个没说要怎么办。
不说,便是李治有自己的想法,那便随他去吧,想来也就这一两日会有结果的。
“去武家传个信,目无王法,蔑视皇族者,当诛!武家的人,让他们自己想好怎么处置。”武媚娘让人去武家传话,武家的人自己作死,自己敢不把李治和李氏放在眼里,心中没有大唐便该处置他们。
律法不是摆设,李初作为公主都谨守礼法,武家的人也没有资格践踏大唐的律法。
有些事,有些罪名,若是没有人计较自然没事,反之有人想跟他们计较,那么他们连逃都没办法逃。
李初正拿着纸笔画着东西,宣太后冒出一句:“武后竟然没有处置武家的人,我觉得要出大事了。”
吕太后:“你说,武后这些年执掌内宫,前朝也有她的人,她要是想对付一个武顺,就算武顺得高宗的心,她就拿他没办法了?”
萧太后:“要说这种事情,最有经验的该是你,戚姬那样的人你是怎么忍到最后的?”
吕太后:“还不是因为明白一个道理,杀一个戚姬不是什么大事,我要是想,直接能让宫人将她杖毙,杀了她如何脱身最重要,我可不是独身一人,杀了她万事大吉,一命赔一命都无妨,我还有儿女要护着。”
道理分明,萧太后:“忍了许多年,这难道是机会?”
宣太后着急地冲李初喊起来:“你作为一个公主,怎么连点消息来源都没有,宫里的事,朝廷的事,你都不关心,也没个消息渠道,你就不能发奋一点?”
李初正落笔画着,压根没看群时的信息,宣太后心急如焚了,喊了半天李初都没反应,最后只能@人啊。
李初被这么大震动喊冒头,一眼看完太后们的分析,不急不慢地说明想法:“权,不是不可以争,但是要找一个合适的机会。我就是一个公主,就算想消息灵通,总不好做得太明显,否则会出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