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旦看了看武敏之,又看了看李初。最后落在武媚娘的身上,武媚娘拧紧了眉头,“你想亲自审理?”
“有洛阳县令出马不需要臣。否则太后该问臣是否记得臣的本份。”一个宰相的本分是什么,武媚娘不仅一次的提醒过武敏之。但是武敏之有没有听进去,那就不一定了。
“太后,陛下若是无事,初告退。”不管武敏之究竟为了什么而来,李初都不想多管。
“别急着走。当着你的面正好问问敏之,你可想娶初儿?”武媚娘拦住李初想走,并且问出她想问的问题。
李初可见不悦的拧紧眉头,武敏之何尝不是满目惊讶。
“武敏之你要想清楚了,你只有这一次机会。”武媚娘看武敏之半天没有回答,提醒武敏之一句。
唯一的一次机会,如果武敏之错过了,从今往后,他再也得不到李初。
武敏之握紧拳头,最后似乎下定决心,朝武媚娘作一揖道:“臣求之不得。”
“好。”武媚娘早察觉武敏之的心思,只是一直没有提。眼下她想要让李初和武敏之结为夫妻,自然希望李初能够明白武敏之的心意。得亏李初不知道武媚娘心中所想,否则定要唾一句,屁的心意。
萧太后:“我们竟然一直没有看出来武敏之喜欢我们群主。”
听听这惊叹无比的,李初压根没有放在心上,“无事,初告退。”
对比萧太后会发出一声惊叹,李初完全没有任何反应,淡定无比的转过身退出去。
武敏之抬起头看着这样的李初并没有任何的意外,只是眼看李初离去,武敏之连忙朝武媚娘道:“请陛下太后恕罪,臣先行告退。”
“去吧。”武媚娘十分大方的放人,让武敏之只管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武媚娘相信自己的眼光,比起裴观来,到最后,真正陪伴李初的人会是武敏之。
李旦心里震惊无比,武敏之竟然真有那样的心思。
可是,李旦既然从一开始听到这个消息就认定李初不会愿意,现在最重要的不是武敏之的心思,而是李初的心意。
可是武媚娘冲李旦道:“这些事,不需要你插手。”
话说完,武媚娘转身就离开,一个傀儡皇帝,自然不需要李旦插手任何事,因而李旦在听到武媚娘的话后,露出一抹苦笑。
朝中的政事,他根本没有插手的余地,桩桩件件都由武媚娘把持,这个天下,这个皇帝,他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坐多久,当多久的皇帝。将来,或许有一天,他就失去价值,彼时,武媚娘会让他自觉让贤的。
若是那样可以恢复从来太平安静的日子,其实也好!
李旦望着门口,想着从前,那样的日子终是一去不复返,真是让人怀念。
而李初把事情办完就离开,不愿意再多看武媚娘一眼,武敏之追来得快,拦下李初道:“长公主。”
这么些年他们之间所有的交道都仅限于朝事,可是李初不是一个经常管朝事的人,就算要管也不代表要放在明面上,一年到头,他们见面的机会很少,李初此时听到武敏之的叫唤,抬起头看向他问道:“何事?”
冷淡得比从前更甚,武敏之朝李初道:“长公主若是不愿意,可以同太后提起,太后不会强迫长公主的。”
这样的笃定,李初道:“你对太后知道多少?如果你来只是要说起此事,那么你可以走了,我并不想听。”
武媚娘强迫不强迫,李初比谁都清楚,用不着武敏之来告诉她事情她要如何的解决。
虽然李初很清楚,这些事是武媚娘做的,武敏之并不算是武媚娘的帮凶,她就算是再有火也不应该发在武敏之的头上,但她现在也不算发火,只是相对这个她被迫必须要嫁的人,比以前更冷淡。
“无论长公主信与不信,我心慕长公主。”武敏之可以感觉到李初的冷淡,但是有些话,就像武媚娘说的那样,只有这一次的机会,他绝不可能错过,一但错过,他将永远都没有可能得到。
“我知道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和长公主说这些话,可是,太后说得对,这是我唯一的机会,我并不想让长公主以为我们之间只是太后的强迫,更不想让长公主认为我们之间,没有半点真情。”武敏之急急的解释,想让李初相信他,他对李初是有真感情的,正是因为这份真感情,他希望李初也可以对他有一丝的真情。
李初并没有因为他突然的告白而或是欢喜,又或是认定是侮辱,她仅仅是平静地陈述一个事实,“你是告诉我说,你对我的心慕,让你忘记你母亲的死?那与我的父亲有关,也与太后有关,或是这些你都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