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之间各自心知肚明,武媚娘却幽幽地道:“我就算不想动手,也得看看李家的人能不能安份。”
有言在先,武媚娘就会静心的等等,她相信等待会给她意外的收获。暂时武媚娘没有拿到李家的人有任何对她不利的证据,那么武媚娘就不会在这个时候动手。
静静的等待,总会有意外的收获。
李初不管其他,现在她接任成为左右领卫军的大将军,她只管整治军中的风气,更要提拔出可以独当一面的人才来,其余的事,都可以放放。
次年,官员鱼保宗上表,以受四方之书,武媚娘置铜匦。
所谓铜匦,不过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大铜箱子,分别有四个侧面,青、红、白、黑四种颜色。
青色朝东面,是为自荐,凡以有能者,皆可自荐之;红色朝南面,是为征集天下人对朝廷的看法,尽可畅所欲言;白色朝西面,承伸冤之信,若认为谁人冤枉于你,可下告;黑色朝背面,却是告密之信。
不仅如此,武媚娘竟然发动群众当面告密,直接颁下诏书,若是当面告密者,查有实者加官进爵,不实者亦不处罚,反而荣归乡里。
如此一来,天下皆是动荡。众人皆知武媚娘怀有异心,但是这样大肆的发动群众,排除异己,武媚娘不可谓不狠。
但是一时之间尚且没有多少人放在心上,毕竟,他们不认为武媚娘真的会大行酷政。
可是李初却在第一时间通知所有李氏宗亲的人,从现在开始不许任何人做出任何不妥的举动,就连话也得给她三思而行,牢牢的记下一句话,祸从口出。
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武媚娘这样不留余力地发动所有群众帮她盯人,摆明就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对她心怀不轨,有意要加害于她的人。
不用说,这样首当其冲的必然是冲李氏宗亲的人。如果在这个时候,李氏宗亲的人不懂得收养生息,管住自己的嘴,那么,迎接他们的将是灭顶之灾。
对于李初来说约束李氏宗亲的人不算太难的事。只有少数的长辈压根不把李初的话放在心上,依然我行我素。但是这些人,李初打量他们的身份,看不上李初都是轻的。
要么就是高祖李渊的儿子,要么就是太宗李世民的儿子。一个两个的都是能在李治的面前大声吆喝的人,对于李初,一个小辈又是女郎,既然敢让他们对武媚娘俯首称臣,无视武媚娘把持朝政,他们一句都听不进去李初的话。
在这个时候,庆山地动,竟然都以为是祥瑞,纷纷上表一通夸赞武媚娘,李初完全已经不想再看。
偏偏就在这个时候,武媚娘让李初进宫,也没有其他的大事,就是要商量李初和武敏之的婚事,三年孝期,终满。
“当年你出嫁时过于仓促,这一场婚礼一定要为你大办。”武媚娘显然心情很好,让李初入宫,提起李初的婚事,神情之间皆是得意。
“如果太后让我进宫只是说起婚事,那么太后看着办就好。”这件事根本就没有李初说不的权利,武媚娘想要大肆的举办这场婚礼,就是想让天下人知道武家和李家的人和睦相处,宛若一体。
既然没有李初说不的权利,何必还让李初参与,直接按武媚娘说的办即可。
“婚事你可以不掺和,但是你的嫁衣总得要为你量身定做。”尚宫局的人已经准备好。这就要为李初量身定做嫁衣。
“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听太后的,但是,只有嫁衣没有商量的余地。我这一辈子只会为裴先生穿嫁衣,所有人,包括武敏之也没有这个资格。”只有嫁给喜欢的人李初才愿意穿上红火火火的嫁衣。这只是一场政治的联姻,穿什么衣服本就不重要,但是,既然李初没能在裴观活着的时候为他穿上嫁衣,让他亲眼看到,任何人也没有这个资格。
尚宫局的人正准备上前为李初量身,没想到却听到李初这样一番话,惊的一下子抬头看下武媚娘。
武媚娘在宫中的威严无人敢犯。可是李初明明是在拂武媚娘的意。像她们这些宫人,哪一个敢插嘴?
全都屏住呼吸,巴不得武媚娘和李初都无视她们的存在。
“出嫁不穿嫁衣,成何体统?”武媚娘感受到李初的坚定,但是这件事武媚娘也有自己的思量。想要拉过李初的手,好生的劝说李初同意,李初却挥开武媚娘的手,竟然并不愿意让武媚娘牵她?
如此冷漠而疏离的李初,武媚娘瞧着难得的心下没底。
“不穿嫁衣可以穿朝服,太后要的也不过是大唐的公主,李家的女儿嫁入武家而已,身穿朝服,挺好。”合乎李初必须要嫁入武家,嫁给武敏之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