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红口白牙,上嘴皮一动,下嘴皮一动就想扣人一顶谋反的罪名,虽然这个罪名是挺好拿的,不代表李初能由人轻易的糊弄。
武媚娘要是有证据早就亲自动手,因而问道:“周兴还活着?”
“活着。我不是草菅人命的人,他的手伸的太长,我只是砍他一只手而已。一条命现在还好好的,太后可以放心。”谁都知道,周兴是武媚娘现在最器重的酷吏,李初就算出手也只是给一个教训,并不会伤及他的性命。
做人做事,李初都会留一线,对别人尚且如此,对武媚娘更得如是。
“如果到现在我依然不同意,你打算怎么办?”武媚娘问起李初的打算,如果她不同意按照李初的进言行事,依然要任用酷吏,打压于人,李初要怎么办。
“和太后成为敌人不是一件好事。可是太后犯了我的底线,而且有些事情明知不可为也定要为之,更别说此事当为。”李初都是坚持己见的人,打定主意的事,八头牛都拉不回去。
正是因为如此,寻常人根本不想和李初对上,而武媚娘眼下是最要紧的时候,和李初如果真的硬碰硬,承担不住后果的必然是武媚娘,而绝不会是李初。
“你这是给我压力。一旦我不答应你,你就会出手,你若出手,你身后的人都会随你一道反抗我。到时候我的大好局面就会被你毁于一旦。”话到这个份上,武媚娘在清楚不过李初的态度,自然不可能不放在心上。
李初这么多年不仅是在朝中、军中、百姓里,都有她的威望,更别说李治将所有的权力都交到李初的手里。
那份权力更是令武媚娘畏惧的。和李初对上是武媚娘万万不想做的事,因为她没有必胜的把握。
不能一击即中就不要轻易出手,武媚娘一向是个谨慎的人,也是一个擅长等待的人,可是李初同样也是,她绝对不会轻易受人于柄。至少到现在为止,武媚娘没有找到可以攻击李初的机会。
所以在李初和酷吏之间选择,武媚娘知道谁重谁轻,李初也正是因为看中这一点,所以才会有恃无恐的提出来,就是希望武媚娘能够尽早做下决定。
“当年从一开始就不应该让你行商。”武媚娘这一辈子都是掣肘于人,还是第一次被人压制得不得不妥协。
李初或许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天。所以那么多年来她才会不断的上进,不断的强大,就是为这一天。不管是任何人都休想越过她的底线,伤害她想保护的人。
“当初我废哲儿的时候,为什么你不出手?”有些问题,武媚娘不是不知道,却还是想从李初的嘴里亲口说出来。
李初抬起头目光闪亮,“太后明知故问,你为何而废显儿,我自然为何不拦。人犯下大错都要付出代价,更何况一个皇帝。”
况且,在李初的心里,李哲确实不是一个合适的帝王人选,但凡他能长点脑子,人不是那么糊涂,有些事,李初都会帮他做好。
偏偏他自己落了一个大把柄在武媚娘的手里,像武媚娘这种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定是一击毙命的人怎么可能会放过李哲犯下的这个错误。
“所以如果这个皇帝的位置是由旦儿亲手送到我手里的,你也不会拦着对不对?”武媚娘顺着李初的话问起来。
“太后或许不记得了,但是我答应过的事我还记得,我说过我会帮太后的。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太后不能伤害李家的人。”早在多年前,李初就和武媚娘达成了协议。难道在武媚娘的眼里,她们各自答应的事,不过是个笑话?
武媚娘道:“可是你最近这些日子的态度让我觉得,你容不下我,你想除掉我。自然,你答应过的事也可以用别的方式解决,既不违承诺,也可以让你得偿所愿,比如和武敏之的婚事。”
这是李初和武敏之和离以来武媚娘第一次提起这件事,不难看出来,武媚娘一直忍着只字不提。
忍着不是不追究,只是想找一个合适的机会,武媚娘从来最不缺的就是耐心。
“那么太后可以教教我承诺帮太后的事。我应该要怎么样才算不违背承诺,又可以将太后玩弄于鼓掌之间。”不相信李初没关系,李初就问武媚娘,她要是处在自己这个位置,她会怎么做?
这天底下的事总得讲个理,李初继续道:“这么多年,我曾经对付过太后或者我做过不利太后的事?只有太后不断的挑战我的底线,不断的伤害我。并不是我要伤害太后。”
说的武媚娘哑口无言,因为确实像李初说的那样,只有武媚娘不断的挑衅李初,不断的挑战李初的底线。就算到现在为止,李初也没有做出半点不利于武媚娘的事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