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子却不够大。”李初扶着上官婉儿,能够感受到上官婉儿将所有的重力都放在她的手上。如是评价了一句。
“公主,有胆子在你面前面不改色的人没有几个。再说,你刚刚明明动怒了。”卫因在这个时候不忘戳李初的脊梁骨,结果被慈心一眼瞪过来,吓得卫因赶紧捂住自己的嘴。
“我看你就不怕我的,不管我怎么生气,你是一个转头也敢这么跟我说话。”戳李初脊梁骨的人能有几个,卫因绝对是第一个。
因为慈心在不敢说话的卫因冲李初扮了一个鬼脸,慈心的眼刀子再次甩出去,这下卫因是真的不敢吱声。
李初意示一旁的青芜来扶着上官婉儿点,这才往公主府的方向去。
接下来,洛阳女子所设的擂台还在继续,并且越来越热闹,李初从头到尾都没有出面,倒是把上官婉儿推了出去。
武媚娘自己说过的,不论出身,也不论性别,只论人才。
上官这个姓一亮出去,好多人都想到上官仪,毕竟当年上官仪的名头挺大,又有文才,除了迂腐了些,其他都很不错。
当年上官仪被下狱的时候,也有不少人为上官仪求情,可惜武媚娘是要铲除异己,不管再多的人为上官仪求情,上官仪依然难逃一死。
本来都以为上官仪会绝后,没想到竟然还有一个孙女,更是一个承继上官仪才华的孙女。
如果说在上官婉儿出来之前,男人和女人之间的争论算是打个平手。自从上官婉儿出现之后,开始一边倒,女子这边占据上风。
上官婉儿确实是一个饱读诗书的女子,引经据典,吟诗作对,样样精通,正可谓是个全才。
再加上她对朝中局势也算颇有了解,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到了最后所向披靡,没有一个男子能在她手里占得便宜。
这一下子再说,女子不如男,很多人都没办法说出口。
女子们算是扬眉吐气一回,高兴的嘴都合不拢,可是有人高声大喊,“就算你能引经据典,吟诗作对,有本事你考中进士,我们在朝堂上见真章。”
“此言不虚。”所有人都认可,不管他们在这擂台之上吵的有多激烈,谁赢谁输,真正分出胜负的地方并不在这里,而是在朝堂,谁在最后能够考中进士,能够站在明堂之上,成为明堂中的一员,那才是真正的胜利者。
刚刚胜利一回的女子们一下子清醒过来,在这里吵,吵赢了男子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有真正考中进士,那才是真赢。
不过有了上官婉儿艳压群芳的表现,也为所有女子狠狠打了一回气。让她们看到希望,并不是男人们就不可战胜。只要她们有真本事,完全可以让男人屈服认输。
卯足了劲,几乎出现在擂台之上的女人一道都报名参加科举,同时朝廷也颁下这一次科考改制诏书。
相关的流程一公布,可谓引起一片哗然,当然大部分都是认可这样的考试改革,毕竟比起之前各地士子往宰相处投文章定,甚至开卷取士的方案,这可要公正得多。
六月初八,大周自建朝以来的
第一回 科举考试开始,男的女的都进了同样的考场,做的同样的题目,限定同样的时间交卷。
所有的试卷全部糊名,改卷的人只看文章不看名字,这就是真正的以才取士。
考了整整三天,李初也在刚建成由武媚娘正式赐名为贡院的考场里呆了三天,待考完之后,李初放松准备回家,却叫狄仁杰拦住,“公主,你是主考官,不能走。”
“狄大人的精力真行,你就不累吗?”李初着实没能忍住问上一句,狄仁杰无奈地一叹,“科举之事关系重大,公主难道不急?”
第一次开女科,如果说李初不着急,狄仁杰都不信,李初道:“狄大人,再急也不急于一时,而且有很多人都比我急,我自然不需要着急。你也放一放,总得给人机会,让人表现这样才好。”
得,狄仁杰明了,李初有意放缓,何尝不是等人出手,要是一股作气把事情全都解决定下,就没有旁人出手的机会,那多可惜。
“公主,还是以稳为妥。”狄仁杰苦口婆心地劝告李初,希望李初能够听进去,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再挑起什么事来。
“狄大人知道,不是我不想稳,是有太多的人不想稳,瞧着吧,用不了多久,无事都会掀起三层浪,更何况这样改古今之制的事。”李初打从一开始开女科就知道事情没有那么容易,古往今来根深蒂固,天生对于女人的歧视,太多的人不能接受女人出来当官。
虽然有一个女皇帝,却也是莫可奈何而接受的,武媚娘连《大云经》都翻出来,只为了证明女人可以当皇帝的,所以到现在,大部份人都接受女人能当皇帝这件事,现在李初提出开女科,这就是在有女皇帝的基础上,让女人出来当官。但再有女人出来搅动风云,多少迂腐的人不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