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宰相听到这话默默不做声,李初正是求之不得,立刻招呼人,搬起所有的文章到偏殿去,武媚娘……
宣太后:“我分明看出来,武皇是想看群主着急捉头的。”
吕太后:“这么点文章,比起上回来可以说冰山一角,要是不用写评语,群主都不用半个时辰能够搞定。至于要着急?”
可不是吗,能够参加殿试的人,正可谓大浪淘沙,人和之前比太少了,所以要改的文章自然也比以前少了许多。
一个半时辰之后,李初带着写好评语的文章回来。妥妥当当的交到武媚娘的手里。
虽然之前就知道李初有这个本事,可是亲眼看到武媚娘还是为之震惊。
第一时间还是得查看李初写的评语,究竟公不公正。要是能挑出李初的错啦,往后让李初再也不能用这样的办法改卷最好不过。
可是李初能不知道武媚娘最近很想挑她的刺?怎么可能会给武媚娘这个机会,所有的评语都是公平公正的。
从文章的角度,文采,用词或者是是否符合题意全部都写的很公正。
到最后武媚娘翻来覆去的看,就是找不出半点的错来,只能朝李初道:“辛苦。”
“陛下可有赏?”李初一个人把几个人的分量做完,武媚娘是不是应该给点赏赐?夸一声辛苦什么的,不如来点实际的。
武媚娘就是意思意思说一句,没想到李初本来就不是寻常人。就算是亲娘李初也敢直接了当的讨要奖励。
其他宰相都想当做没听见这母女二人的交谈。谁还看不出来这母女别苗头呢,掺和她们之间的事,简直就是找死。
然而有这些朝臣在,就算武媚娘是不想给李初上的,也不得不顺着李初问道:“要什么赏?”
“黄金白银,什么都行。”李初的要求确实不高,仅仅只是要点黄金白银。
不提黄金白银还好,提起黄金白银武媚娘一眼扫过,“你是缺钱的人?”
“我不是,但是我不介意钱更多。”李初很老实的回答,她确实不差钱,但是也绝对不嫌钱多,再者她又不是为自己讨的。
“陛下赏不赏?”说那么多没用,她缺不缺那是她的事,武媚娘赏不赏就是武媚娘的事。
李初要的又不是什么大赏的,仅仅是黄金白银,武媚娘能说一个不字?
“来人,赐安定公主白银一百两,黄金十两。”虽然必须得赐,但是武媚娘也不大方。
“谢陛下。”李初很高兴终于把黄金和白银拿到手。转头李初就把这些银子赏给帮她辛辛苦苦读文章的人。
李初可不厚此薄彼,上回帮李初念文章的人,李初特意让此心把黄金和白银送出去寻到人,赏到人的手里。
等武媚娘知道的时候,已经盛传李初纵是小恩亦报,就连几个给她读文章的人都得到赏赐,公主好,真是好!
所以武媚娘要是再不知道李初用她做筏子那就是蠢,可是李初此法用得光明正大,难道武媚娘能去责怪李初把她的赏赐给别人?
别逗了,要是武媚娘真敢去,怕是要被人笑死。
但是也让武媚娘意识到李初是一个极擅长笼络人心的人,所以也怪不得李初敢动心思,有能力为什么就不敢?
如同武媚娘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她就不觉得自己哪里做的不对,自然不会认为李初做的有什么不对。
“陛下,所有的考生都交卷了。”连着考了三天终于是考完了,殿试和别的考试不同的是,殿试考完立刻改卷,而且马上公布成绩。
“让他们稍作休息,可以四下转转,看看明堂。半个时辰之后再回来,会立刻公布成绩。”半个时辰足够他们改卷,武媚娘打发人都玩去。最后的关头,很快就要分出胜负。
说完这话,武媚娘第一眼看过李初,李初自觉走过去。
武媚娘指了一旁的考卷,“带人把所有的卷批阅完毕。”
身为左相这种事情就得李初带头,李初应下一声是,请人都一道来,到旁边去,看到好的文章不二话的给武媚娘送过去,武媚娘绝对是一个爱才的人,对于有才有能有德的人,武媚娘从来十分敬重。
取士取才,文章可窥一人风骨,可知一人志向,可明一人之胸襟,为朝中栋梁,虽然是要一步步的起来,可是年轻人意气风发,最是自傲的时候,若是没有一点肆意张扬,又怎么让人看到希望?
到了最后宰相们为了取士,各持观点吵成一团,武媚娘和李初淡定无比的看他们吵,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理由,不能说是不好,武媚娘何尝不是有着自己的想法,所以在这个时候武媚娘轻咳一声,这下宰相们都安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