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来城阳妹妹是支持初儿的。”如武媚娘这样的人绝对能从城阳长公主的言行举止之间确定城阳长公主的决定。
“当年初儿之所以会支持陛下是因为什么?”看似好像不相干的问题,何尝不是在提醒武媚娘。有些事情或许武媚娘能够忘得了,旁观者如同城阳长公主却会牢记在心。
“我只是想提醒城阳妹妹一句话,初儿毕竟是女郎,你有侄儿,不止一个。你果真觉得这天下交到初儿的手里很好。”武媚娘在这个时候提起武轮和李哲,就是要告诉城阳长公主李初是女郎的事实,而李初也有兄弟在。按照这种情况来看,李初其实没有多少优势。
城阳长公主低头一笑,“这番话如果从别人的嘴里说出来,或许理所应当,可是从陛下你的嘴里说出来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你自己都能够成为皇帝,为什么初儿就不可以?难道陛下是担心将来初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夺去陛下身为女皇帝的所有光彩?”
目光犀利的望着武媚娘,想从武媚娘的丝毫表情变化中窥探武媚娘的内心。
可是武媚娘不是一般人,心中所想,就算是她表现出来的也不见得就是真实的。
在这个时候,武媚娘并不希望任何人窥探她的心思。面上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迎对城阳长公主打量的视线,“光不光彩的不过都是身后事,不值一提。”
“可是城阳妹妹既然已经知道我的心思,明白我有心传位给武家子弟。初儿,可能吗?”武媚娘就是故意的,故意的挑衅,故意的让人误会,偏偏谁也拿武媚娘没有办法。
城阳长公主拧紧眉头,没有想到自己把话说到那个份上,武媚娘竟然还有这种心思,待要开口,李初摇头道:“姑母,我来。”
有心挑衅的武媚娘,真以为能得尝所愿?
“如果陛下想要试试,那尽可以试,不必特意告诉我们,你可以直接下令封武家的子弟为太子。”此时和武妩媚娘多说无益,只要武媚娘真的敢做出这样的事情来,李初保证绝对会让武媚娘追悔莫及。
该劝的话能劝的话,李初都已经劝完,若真的要斗得你死我活才能收回天下,李初才可以登上帝位,好啊,李初会如武媚娘所愿的。
“你现在算是和我下战书了?”不再争辩,就意味着用行动用实力来证明谁更高一筹。
武媚娘又不傻,怎么会弄不懂李初的意思,战书下达,武媚娘只有接招。挺好的!
“陛下,有一句话还希望陛下能够记住,狗急还会跳墙,更何况是人。陛下如果一直咄咄逼人,那么我们就只能反击。”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只是因为时机未到,并非他们怕武媚娘,尤其是李初。
“很多年前我就已经告诉过陛下我的底线在哪里,如果陛下不拿我的底线当回事,那么我就只有用行动来证明给陛下看,触及我的底线,是什么样的后果。”
龙有逆鳞,触及必死!“我希望陛下能够明白,对付东突厥的手段,我同样可以用在大周。换句话来说我不需要任何兵马就能搅得大周天翻地覆,且保证是陛下防不胜防的,如果陛下非要让我示范一二才能相信我的本事,东突厥的前例不够,我会让陛下亲眼看到大周怎么乱成一团?”动刀动枪伤及人的性命这个手段李初尚未需要用到。
要是武媚娘果真下诏封武家的人为太子,李初就该出手了。
正好有东突厥的事情在先,让武媚娘睁大眼睛好好的看看李初究竟有多少的本事,省得武媚娘以为朝局军中都有掣肘李初的人,她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不过要让武媚娘失望了,李初的底牌并不是只有两个。
最最让人轻视的商道,有时候更能毁灭一个国家的根本。
“琉璃和葡萄酒这些都没有大肆生产,如果我把这些方子亮出去寻求合作,陛下觉得会有多少人愿意站在我这一边?”李初当年在城阳长公主的寿宴上送的几分大礼,当时就引起武媚娘的注意了,只是因为后来的事情接二连三的发生变故,武媚娘虽然想分一杯羹,尚未分到手。
可是,虽然琉璃和葡萄酒都没有大肆生产出来,谁都能看得到这两样东西的暴利。
李初只要把这两样东西的方子亮出去,多了去的人蜂拥而至,就想分一杯羹。
“看来多年前你就防备着东突厥,同样也防备着我。”武媚娘确实不敢和李初赌,见识过李初怎么对付东突厥,除非她想大周重蹈覆辙,否则最好按李初说的做。
“陛下说笑了,难道陛下不也在防备着我,陛下能做的,我不过是向陛下学习。”李初面带微笑,从决定要争皇位那一刻起,李初就势在必行,不管是什么人都不可能阻拦李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