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_作者:意元宝(987)

2021-01-20 意元宝

“我若把皇位传给你,你是不是立刻就要复李唐国号?”看李初一副小心翼翼害怕御史的样子,武媚娘觉得心情好了许多,但同时想到另一个问题,着急的询问李初。

如此突然的假设听在李初的耳朵里,让李初微微一顿。

“我知道陛下想要让武周的江山能够一直传承下去,我想如果我真的有可能继承陛下的江山,我是不会立刻改国号的。武周的两个皇帝都是女皇帝,必然能够名垂青史,也会成为一段佳话。就算我还给陛下生养我的恩情。”

虽然这些事情还没有发生,可是李初早就已经想过。

武媚娘沉默许久说不出话来。一直舍不得立太子,就是因为武媚娘希望自己这份江山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传下去,至少不要她才立下太子,就已经有人迫不及待的改武周的江山。

哪怕武媚娘很清楚这个江山是她从李家人手里抢过来的,但武媚娘依然有这份奢望,希望自己能够把江山传承下去。

“最后一次,如果这一次你可以赢我,那么我会退位让贤。”原以为武媚娘因为李初的话会动容。万万没有想到,武媚娘忽然话风一转,犀利地盯着李初。

一辈子武媚娘都没有输过,和任何人,就算和李初争,她也要赢李初。

这个江山是武媚娘自己凭手段抢过来的,李初如果想要得到,也必须凭自己的本事从武媚娘手里抢过去,只有这样武媚娘才会心甘情愿的把江山传给李初。

“好!”李初就知道,像武媚娘这样铁石心肠的人,不会因为任何事情改变想法,李初只能靠自己。

萧太后:“果然从群主回来,武皇早就布好局,等着群主。”

很想大喊一声头秃,可是最后生生控制住。别管武媚娘现在有多少手段想要使出来,在李初这里其实早就已经成了定局。

以不变应万变,武媚娘再怎么做都不可能挑动得了李初。

皇帝生病多日不曾临朝,身边伺候的人是李初,还是皇帝点名要的。虽说朝中的宰相们全都心急如焚,希望能够去看看武媚娘。

只是武媚娘仅见过他们一回,随后所有的事情竟然让宰相全都和李初商议。

眼下太子未定,虽然武媚娘召李哲回京。看起来好像想立李折为太子,可是诏书一天没有下达,所有人心里都没底,偏偏却在这个时候武媚娘生病,更将手中的大权全部交给李初。

让李初总理朝政,处理所有的奏折之事,怎么看起来都透着诡异。

就连这一年的科举开考,殿试竟然都是由李初主持的。虽然在武媚娘之前,李治也曾主持过殿试,但那只此一回。

反倒是从武媚娘登基以来,自开殿试,这么多年每一回的科举考试殿试都是由武媚娘亲自主持,已成定制。

每一年的科举考试选拔人才都是国家重中之重的大事。像殿试这样代表皇帝至高无上权威,而且收拢人才的大好机会,对于太多的人来说,都有着难以言喻的意味。

武媚娘也就算了,那是皇帝。现在太子之位未定,偏偏却选定让李初代替武媚娘行使诸多皇帝的权利。想起这么多年来李初的一言一行,何尝不是在不留余力提高女子的地位,连女子出仕一事都是李初大力促成的,谁人敢说李初不会想成为第二个武媚娘。

就李初执政一事,很快御史不断的向武媚娘上折,请武媚娘出来主持朝政,实在不行也希望武媚娘能够早早立下太子,由太子掌管朝政。

“依你们所见,应该立谁为太子?”太子这个事情已经纠缠许久了,没想到今天再次旧事重提,却是由李初引发的。

几乎武媚娘才提出问题,立刻有人给出答案,要么是李哲,要么是武轮,反正都是武媚娘的儿子。

这也让人看明白了,李初竟然不在他们认可的太子人选之内。至少朝中大半的官员都不认可让李初成为武媚娘的继承人。

武媚娘在看到这些奏折之后,得意洋洋的和李初道:“看,不需要我出手,就已经有人迫不及待的想要将你拉下来。”

从一开始武媚娘把权力给李初就是不怀好意。李初总以为自己足够强大,如果有一天李初真的成为武媚娘承认的下一个继承人,李初定然可以做好。

现在武媚娘就让李初亲眼看看,很多事情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一旦李初亮出爪子来,甚至都不需要武媚娘出手,李初就会受到围攻。

“那陛下应该遂他们所愿。”情况确实如此,李初并不否认。但是不能明白的是,武媚娘为何不顺势为之?李初并不傻,武媚娘竟然想和李初好好的过招,如果李初连刚开始这一场戏都撑不过去,那未免也太不自量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