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容翡心狠手辣,陈阁老属赵蕤之阵营,平日里虽有不和,却避免与容翡正面冲突,然而还是撞到了他手里。
议会中,陈阁老争锋相对,容翡倒仿若无事,一派云淡风轻,四两拨千斤,议事一结束,陈阁老便拂袖而去,衣袖差点甩到容翡脸上。
袍茉
众人皆心知肚明,事关天家颜面,无人敢提,纷纷告退,只余赵蕤之赵鸿之与容翡几人。
皇帝看着陈阁老背影,浓眉微皱。
赵蕤之闲话家常般:“近日京中风气整顿颇有成效,坊间交口称赞,都道瑞王英明。”
赵鸿之掌管礼部,闻言微微一笑:“谬赞谬赞。”
只当赵蕤之要拐弯抹角为陈阁老开脱,未料赵蕤之话锋一转,道:“那日在平康坊与阿翡和三弟一起的姑娘,可是明府三小姐?”
赵鸿之当即一愣,看向容翡,容翡目光微微一沉。
赵蕤之满面笑容,道:“明姑娘一身男装,当真惊艳。”
容翡不语。
赵蕤之道:“当日惊鸿一瞥,至今念念不忘。”不待余人反应,竟直接转向皇帝,拱手行礼道:“父皇,实不相瞒,儿臣心仪明家三小姐,儿臣亦打听过,明家三小姐尚未婚配,儿臣有心纳娶明家三小姐……”
“不可!”
“不可!”
两道声音响起,却是容翡与赵鸿之同时出声。皇帝眉头扬起,望向二人,目露疑惑。
赵鸿之出言阻止倒说得过去,他与赵蕤之向来怼来怼去,这容翡却从来四平八稳,遇事不动声色,如今这情况倒是新鲜。
赵鸿之倒仿佛不意外,扬眉一笑,抬手,示意容翡说。
容翡面色如常,不疾不徐,开口道:“顺王既已打听过,想必知道明姑娘如今仍居我府上,尚是我容府之人。当年冲喜之约还未结束,这婚配之事便还不宜另议。”
冲喜娘子的约定自然大家都有所了解。主家留下冲喜娘子,供奉家中,几年后,双方若仍是无意,自然可各自婚配。而约定期限未结束之前,冲喜娘子仍应以主家为重,不可擅自离开或婚配。
当然,这种事并无律法明确规定,存在很大随机性,种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但视情况而定。
赵蕤之闻言一笑:“据我所知,明姑娘在容府多年,阿翡如今也彻底病愈,按理,她也该归家了。怎的,阿翡莫非舍不得?”
赵蕤之以打趣的口吻道:“难不成这几年朝夕相处,你与明姑娘之间……”
他这么一说,皇帝来了兴致,看向容翡:“哦?”他依稀中有点印象,那女孩儿长的乖巧,跟明远山不大像,大约相貌承自她母亲。这么一想,似乎在容家好几年了,容翡迄今为止还不曾跟别的女子有过什么瓜葛,这明家姑娘便让人十分好奇。
容翡面沉如水,淡淡道:“臣曾允诺,去留全随她意,她想何时走便何时走。而至于婚配,乃人生大事,臣以为,应先问过姑娘本人方是。”
赵蕤之脸上露出不以为然,正要再说,容翡却倏然话锋一转,道:“那日若我没记错,顺王应在大理寺办差才是,怎会出现在平康坊?”
皇帝会意,顿时脸色不悦。
赵蕤之忙道:“凑巧路过,见巡城军出动,便好奇过去看看,未料碰上你们。”
容翡点点头:“原来如此,倒真巧。”
他点到为止,不再多言,皇帝皱眉,厉目瞪了赵蕤之一眼,那其中警告之意不言而喻。
赵蕤之一头冷汗,皇帝虽希冀多子多孙,却不代表能够容忍皇子在外胡作非为,流连烟花之地更为不像话。当即连番解释,不敢再多言。
经此一来,他不好再提明家姑娘,皇帝也仿佛忘记了,未再问起,此事便不了了之。
出了兴庆宫,容翡疾步快行,匆匆往外走,仿佛急着回去。夕阳照在他身上,勾勒出修长身影,也照在他沉郁的眉眼上。
赵鸿之走在他身侧,道:“这次陈阁老受创,皇兄无力回护,便找些事来膈应,啧啧,当真小人之心,上不得台面。”
接着道:“倒是想法清奇,竟将注意打到小朗头上。”
容翡一径沉默,并不搭话。
赵鸿之却是一笑,道:“不过想想,小朗确实也到年纪了,你如何打算?送她归家吗?她家人没接她回去吗?”
明远山虽是伯爵,在朝中不过挂了个虚职,平庸无能,几乎是让人忽略的存在。容翡将明朗从明府那场生辰宴带走后,明府几次试图递贴上门,明远山亦几次朝后相见欲攀谈,都被容翡不冷不热挡了回去。
这些年明朗从未提过明府,若想回,早就回了。
明远山倒也识趣,也或许心中有愧,后来便不再问起,向外人说起,只道女儿在容府,自然一切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