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皇后路_作者:花气薰人欲破禅(184)

无数宫女太监的人名从葛嬷嬷口中蹦出来,饶是黛玉,都不免有些眼睛冒圈圈。

直到讲课告一段落,黛玉才见到了鸳鸯。

彼时鸳鸯已经吃了三块栗子糕了。

葛嬷嬷借故往外头训小丫鬟们去了——她是人精,黛玉每次去正堂,或者鸳鸯来传话,葛嬷嬷都会借故避开。

这是人家亲人之间的秘密,她到底不是贾家也不是林家的下人,该避开的时候避开,彼此都舒服。

“前头的事儿都完了?”黛玉关切问道,主要是关心母亲,怕她劳心。

鸳鸯点头:“大致都完了,剩下的就是算细账,然后还要分送些东西给今日前来的耆老们。基本上现在前头就只剩下二太太在哭了。”

煮熟的鸭子飞了。

贾敏一通操作,简直是扼住王氏命运的喉咙,让她把之前贪的都吐了出来。

鸳鸯笑眯眯道:“上回老太太不是跟姑娘说起,您京中的地和庄子少了些吗?今日正好从二太太手里收回几处好的来,老太太说,到时候都给姑娘。”

黛玉反而摇头:“大舅舅一家岂能同意?算了,别叫她老人家为难。”

鸳鸯便道:“姑娘放心,老太太说了,过几日大老爷就会请着求着姑娘收下这些田产铺子。”

黛玉心中一动,忽然想起辛泓承最近的一封信。

于是抬眼看向鸳鸯:“所以并不是分完家就算了是吗?”

鸳鸯点头:“嗯,老鼠拉铁锹,大头在后头,姑娘等着继续看戏收钱就行。”

--

晚间,王夫人躺在床上喝药。

元春亲自在榻旁服侍,对母亲又怨怼又心疼。

今日贾珍和贾家诸位老人到了后,起初都是劝贾母别分家的。俗话说家和万事兴,突然分家,传出去也不好听啊。

可当王夫人种种罪状都铺开来时,这些人声音就小了。

贾珍直接闭嘴不说话了:虽然这些罪名在他看来不算什么,他自己干的比这多多了,但藏在暗中跟被人扒拉出来是不一样的。何况看着贾赦兴奋的表情,没准这是荣国府两房自己起火内讧,贾珍可不想白填在里面受夹板气,何况他又是一贯跟贾琏更亲近。

只剩下两个在名义上是贾代善叔叔辈的老人家,苦口婆心继续劝贾母,大意是晚辈糊涂犯了错可以教导嘛,不要一棍子打死。听说二房太太管家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嘛。

但当贾敏开始对王夫人的嫁妆,发现其侵占荣国府原本几处丰厚产业后,这两位老人家也就当场闭嘴了。

这管家倒是管出个贼来,监守自盗何其方便。

至此,替二房和王氏说话的人就全部消声,分家才成定局。

等家产分完,贾赦贾政各自在单子上盖上私章,签上字,从此再不是两房而是两家。

王夫人下午就晕过去一回,如今晚上还得喝两碗药。

元春心里苦不堪言,不由落下泪来。

王夫人看女儿哭的可怜,夫君更是恼怒之下自己病了也不肯来探望,拉着元春也哭道:“这半年到底是撞了什么邪,我们二房就没有一天好日子!”

见元春仍旧呜呜咽咽,王夫人勉强打起精神道:“咱们一时也不会搬出去,你放心,母亲必先给你把亲事说定。”

分家分的突然,总不能立刻让二房打包全家离开。

贾赦故作大方道:“二弟,咱们两家最后一起过个年吧,等过完年你再搬也不迟,以后记得常上门做客啊。”

看似大方,其实是怕贾政不搬出去仍旧赖在荣国府住着,索性将时间都给他划定了。

贾政气的冒烟。

王夫人劝女儿:“到底父母在就分家,不是什么光彩事,他们也未必会满京城宣扬去。何况闹大了你舅舅也不会袖手旁观。”

王夫人猜的没错,这件事贾赦确实没有想闹大,但有人闹大了。

--

两日后朝上,徐家出面状告荣国府包揽诉讼盘剥放贷等罪。

徐家作为二皇子妃的娘家,出面告发四皇子妃的母家,其实是很微妙的,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太子之争。

不过,要是旁人状告贾家,还有挑衅四皇子之嫌,可徐家告就完全没问题了。

因为人家徐大人正好是御史,本职工作就是监察和告状的,这不正好撞上人家的专业了吗!

其中包揽诉讼更是牵扯出王子腾与史家两位侯爷来,加上作为诉讼本身的薛家,徐御史此番可谓是把四大家族一勺烩了。

皇上觉得颇为棘手。

说实在他很想借此机会狠锤四大家族,然而一方面有太上皇对老臣的旧情在这里,另一方面还有自家儿子的面子在,倒让他有种老虎咬王八,无处下口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