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皇后路_作者:花气薰人欲破禅(294)

贾敏自然不能坐看太后自我批评,连忙道:“太上皇和太后娘娘关切,此乃天恩,臣妇回去必细细斟酌宝玉的婚事。”然后又提前打打前站:“可叹那孩子近来有些入了迷障,上回还闹着要出家呢,叫臣妇连训带哄的才暂且不提了。如今只怕娶了好人家的姑娘倒是耽误人家孩子。”

太后其实也不怎么想管贾宝玉,对她来说,这都是闲事,皇宫里她名正言顺的孙辈她都不爱管,何况贾家男儿。

不过是近来她刚因为宁国府之事,跟太上皇怄过一回。偏生太上皇之前还请她给贾宝玉留意婚事,这会子反倒不好直接撩开手,否则倒像是记恨宁国府的迁怒了。

太后此时就顺着说下去:“哦?还有这事?难道他也是个有佛缘的不成,听闻他生下来就口中含着一块玉,有一回得病,还是和尚道士治好的?”

贾敏深厌太虚幻境中所见过的一僧一道,此时就道:“唉,娘娘,如今我们家再不信和尚道士治病的!”

虽说本朝崇尚佛道,但贾敬未寒的尸骨躺在这里,贾敏这话也算事出有因。

太后也就一笑:“是了,本宫也不信这些。只是听闻你们家曾传出什么金玉良缘的典故来,所以问一问。”

这回贾敏是真的惊住了,没想到太后连宝玉与宝钗的金玉良缘也听说过。

因不知太后所知多少,贾敏不敢隐瞒:“这位薛大姑娘,娘娘也曾在赏花宴上见过的。”

太后想了想:“她母亲跟你们府上分出去的二房太太,都是王子腾的妹妹是不是?”

“娘娘睿智,连臣子间小事都记得清楚。薛家家主过世后,薛姨太太就带了儿女上京,曾在荣国府梨香院住过几年。薛大姑娘的金锁臣妇也瞧见过,说是个癞头和尚送的,还必须錾在金器上,以后有玉才能正配。”

太后笑吟吟:“听说上头还有几个字,跟贾公子玉上的天生之字是一对。”

见太后竟连这个也知道,贾敏便索性将话说了个透彻:“臣妇那二儿媳倒也看好这门亲事,觉得是门亲上加亲的喜事。臣妇虽对这位薛家姑娘不甚喜爱,但到底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们说定了臣妇也不会拦着。”

太后颔首:“史太君可别以为本宫是爱听东家长、西家短的妇人。今日提起此事,不过是甄老夫人前几日在本宫跟前说了这些话,本宫瞧着,很有个做媒的意思。”

甄老夫人?

贾敏明白过来,怪道呢,想必是王夫人辗转托付了甄家这种旧亲。

也是贾敏不愿跟甄家走的太近,所以近来都借口贾敬之事,自己年老体乏,日久伤心,不爱出门,所以甄家送来的帖子都推了不曾去,只让邢夫人带了王熙凤去。

甄老夫人大约是等不到贾敏,就趁着进宫的时候跟太后娘娘说了两句。

贾敏心中不由感叹:难道真是天生的金玉良缘,宝玉和宝钗是拆分不开的?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8-09 22:51:41~2020-08-10 22:35:5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33052867、千山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腊月二十五起, 宫中便全然是过年的热闹。

因今年是册立太子的一年,皇上便嘱咐年节下务必热闹喜庆些。周贵妃和庄妃特与黛玉商议过,将库房里往年积压的一批缎子绫罗发出去。

这些娇嫩的绸缎, 做成衣裳, 宫女穿着不合规矩不说,劳作起来也很快就会损毁。要分发给宫嫔, 偏又是数年过去花色早已不时兴的一些旧物, 给谁都像是欺负谁。

于是几人便索性将有眼力的大丫鬟们都放出来, 去拣选些陈旧或是稍有破损的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 再命些巧手的宫人用彩线或者草绳编成轿马, 系在花木上。果然满宫里绣带飘颻,花枝招展

皇上走到哪里看着都满目华彩,格外舒心, 深觉在他英明领导下国泰民安百业昌盛。

因而又道太后娘娘辛苦,太子妃也勤谨,年节下要见人赏赐的多,于是命内务府给太后宫中抬去四小筐各色金锞子用以赏赐,黛玉这里打个对折,也有两小筐。

辛泓承回重华宫时, 黛玉正好刚领了赏赐, 与亲自来送赏的秦公公说话。

秦戊眼睛尖,连忙行礼:“太子万安。”

辛泓承顺手就从筐里抓了一把金锞子给他, 秦戊笑得见眉不见眼:“哎哟奴才真是走运,方才太子妃娘娘已然赏过了, 今日领了双份子呢。”

黛玉披着大红羽纱面白狐狸里的鹤氅,含笑道:“年节下,公公伺候父皇也辛苦, 拿个双份子才公道。”